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情感问题:

 

标题 男人愿意接受无性婚姻吗(3个男人实话实说)
类别 婚姻生活
内容

关于“男人是否愿意接受无性婚姻”,没有统一答案,但背后藏着男性对“性”与“婚姻”的复杂认知——有人把性当作婚姻的“刚需”,有人能在情感联结中弱化性的权重,还有人会在现实无奈中被迫妥协。以下三个不同年龄段、不同婚姻状态的男性口述,或许能揭开真实的想法:

一、32岁,结婚5年,因妻子产后抑郁进入无性状态:“我能忍,但怕忍成习惯”

“孩子出生后,她被诊断为产后抑郁,对亲密接触特别排斥,一碰就烦躁。刚开始我理解,觉得等她好起来就好了,主动分房睡,怕给她压力。

但这一等就是两年。中间不是没试过沟通,她说‘我现在满脑子都是孩子,真的没心思’,我心疼她,只能憋着。白天我们是配合默契的父母,晚上各睡各的,家里像‘合租带娃’。

说实话,身体肯定有需求,有时会自己解决,但更怕的是‘精神上的陌生’。以前睡前会抱在一起聊天,现在躺同一张床都觉得尴尬,连牵手都变得刻意。我能接受暂时无性,但怕时间久了,两个人都忘了怎么‘亲密’——性不光是生理需求,更是夫妻间独有的‘暗号’,没有这个暗号,总觉得感情少了块重要的拼图。

现在最想做的,是带她去看更好的医生,不是为了‘解决需求’,是怕这段关系在‘无性’里慢慢变凉。”

二、45岁,结婚18年,因妻子患病无性8年:“性淡了,但分不开了”

“她40岁那年做了子宫切除手术,之后对性就没了兴趣,我也理解,毕竟身体受了罪。刚开始确实不适应,几十年的习惯突然没了,夜里会翻来覆去。

但日子久了,好像也找到了新的相处方式。我们现在更像‘战友’:她膝盖不好,我每天帮她按摩;我有高血压,她比我还记着吃药。周末一起买菜、看老电影,睡前聊聊天,说说单位的事、孩子的近况,反而比年轻时更踏实。

有人说‘无性婚姻长不了’,但对我来说,性是婚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年轻时觉得‘没性就活不了’,现在才明白,两个人一起扛过事、把日子过顺了,那种依赖比一时的激情更难割舍。当然,偶尔也会怀念以前,但比起失去她,这点‘遗憾’能接受。”

三、28岁,结婚1年,因妻子拒绝亲密提出离婚:“我试过妥协,但骗不了自己”

“婚前我们感情很好,亲密也很和谐,所以结婚时根本没想过‘无性’这回事。但婚后她突然变了,说‘觉得很别扭’‘不想被打扰’,每次我靠近都被推开。

我追问原因,她要么沉默,要么说‘婚姻不就是搭伙过日子吗,为什么非要这个’。我不理解,甚至怀疑她是不是不爱我了。试过冷战,试过找朋友劝她,都没用。

有人劝我‘男人成熟点,忍忍就过去了’,但我做不到。对我来说,性是爱最直接的表达——我想抱她、吻她,不是单纯的欲望,是想确认‘我们是爱人,不是室友’。半年前我提了离婚,她骂我‘自私’,但我知道,勉强自己接受无性,心里的刺只会越长越深,最后连仅存的感情都会磨没。”

总结:男性对“无性婚姻”的接受度,藏着三个核心逻辑

  1. 性的意义≠欲望本身:年轻男性更倾向把性当作“情感联结的证明”,无性容易让他们觉得“被排斥”;年长男性可能更在意“关系的整体重量”,若情感、责任、依赖足够深,性的优先级会降低。
  2. “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因疾病、意外等不可抗力进入无性状态,男性更容易妥协;但若是对方刻意拒绝、回避沟通,多数人会觉得“不被重视”,难以长期忍受。
  3. “暂时无性”与“永久无性”的区别:几乎没人愿意接受“看不到尽头的无性”,但能为了修复关系、等待对方调整,接受“阶段性无性”——关键在于“是否有希望”。

说到底,婚姻的核心是“彼此满足需求”,有人需要性的滋养,有人需要情的安稳。能否接受无性,本质上是“你能否在这段关系中得到比‘性’更重要的东西”,而这无关性别,只关乎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5 3: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