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容貌焦虑’‘社交焦虑’缠上你,消极悲观没目标,我懂你!” 咨询案例 大二上学期,也就是 2024 年 9 月,我被家人送进了精神康复中心,在里面待了整整一个月才出院。由于在康复中心规律服药且饮食固定,我一下子重了 15 斤。因为这次住院,大二整个学年我都休学在家。 从休学开始,我就一直宅在家里,直到 2025 年的暑假,本应是复学的时候,可我内心充满了抗拒。我患上了严重的社交恐惧症,而且这一年里,体重又飙升了 15 斤,看着镜子里臃肿的自己,我觉得特别难看,自信全无。曾经的我,在学校可是公认的颜值出众,如今却完全没了打扮的心思,更不愿与人交流。体重累计增加了 30 斤,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卑,连门都不想出,情绪也变得极为不稳定,常常因为身材走样而大发雷霆。我一直在服用的奥氮平和碳酸锂,药物说明书上明确写着可能导致体重增加的副作用。加上我常常一个人闷在家里,除了偶尔起身拿零食,几乎没有任何运动量,食欲还特别旺盛,就这样陷入了 “越胖越不想出门,越不想出门越胖” 的恶性循环。 我感觉自己的人生毫无方向,满心都是消极和悲观。在生活里,我几乎没有朋友,唯一的消费大概就是购买各种吃的,似乎只有食物能给我带来短暂的慰藉。  老师回复 关于您提到的困境,我尝试从几个角度慢慢梳理。 1. 关于药物与身体的真实处境您提到的两种药物确实可能带来代谢变化,但体重增加≠失败或失控。很多患者在治疗初期都会经历类似困扰,这不是您的错。或许可以和医生沟通:是否有调整用药空间?是否需要营养师介入制定饮食计划?您不需要独自承担这些——医生也应该为药物副作用提供解决方案。 2. 被焦虑困住的"暂停键人生"休学在家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但这段空白期也可能蕴含着转机。我们可以暂时放下"必须复学"的压力,先尝试建立生活的最小支点:比如每天拉开窗帘晒太阳10分钟、用手机记录三件微小的事(哪怕是"今天的云很好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动作,其实是在重建对生活的掌控感。 3. 容貌焦虑背后的心理语言您说以前"很漂亮",现在却回避打扮——或许可以问问自己:曾经的美丽对您意味着什么?是获得关注的工具?是自我价值的证明?当我们把安全感完全寄托在外界评价时,任何改变都会引发恐慌。试着每天对着镜子说:"此刻这个真实的样子,也值得被温和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