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康熙字典》 【酉集中】【豕字部】
【唐韵】徒魂切【集韵】【韵会】徒浑切【正韵】徒孙切,并音屯。【说文】小豕也。【小尔雅】猪子曰豚。【易·中孚】豚鱼吉。【孔疏】豚,兽之微贱者。【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豚曰腯肥。【周礼·天官·庖人】春行羔豚,膳膏香。
又地名。【左传·定六年】公侵郑,往不假道于卫。及还,阳虎使季、孟舍于豚泽,卫侯使弥子瑕追之。
又水名。【字汇补】豚水,在牂柯郡。
又姓。【印薮】有豚少公,汉人。
又河豚,鱼名。与鲀同。【博雅】鯸䱌,鲀也。背青,腹白,触物即怒,其肝杀人。【注】正今人名为河豚者也。
又【广韵】或作豚。【庄子·德充符】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晋书·谢混传】每得一豚,以为珍膳。【音义】豚,即豚字。
又【集韵】通作肫。【晋书·王济传】蒸肫甚美。
又书作𧱸。【石鼓文】射其𧱸蜀。【释文】作豚。
又书作豚。【石鼓文】又体如豚。【释文】作豚。
又【集韵】杜本切【正韵】徒本切,并屯上声。行曳踵也。【礼·玉藻】圈豚行不举足。【注】豚性散,圈之则聚而回旋于其中。圈、豚并上声。
又【集韵】或作腯。【礼·曲礼】豚曰腯肥。【释文】腯亦作豚。
又【韵会小补】徒困切,屯去声。义同。
又【字汇补】都昆切,音墩。土豚,土墩也。【魏志·蒋济传】豫作土豚,遏绝湖水。
又叶徒丁切,音庭。【李尤·席铭】施席接宾,士无过贤。值时所有,何必羊豚。贤音刑。 【说文】从彖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给祠祀。篆文从肉豕作豚。【玉篇】作豚。【类篇】作豚。【集韵】作豚。亦作腯。或作豚、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