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康熙字典》 【午集下】【穴字部】
【唐韵】七乱切【集韵】【韵会】【正韵】取乱切,并音爨。【说文】匿也,逃也。【周语】不窟自窜于戎翟之间。【前汉·蒯通传】奉头鼠窜。
又【广韵】放也,诛也。【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
又藏也,隐也。【贾谊·吊屈原文】鸾凤伏窜兮,鸱鸮翱翔。【晋语】可以窜恶。【注】隐也。
又【尔雅·释诂】窜,微也。【疏】窜行之微也。【晋语】敏能窜谋。【注】微也。
又【史记·仓公传】即窜以药,旋下病已。【注】窜,以药薰之也。
又改易也。【韩愈诗】渍墨窜古史。
又【广东新语】增城谓屋曰窜。
又【集韵】七丸切,爨平声。入穴也。
又【韵会小补】诱人为恶曰窜。俗曰撺掇。
又叶仓甸切,音茜。【苏辙·夷中诗】江流日益深,民语渐以变。遥想彼中人,状类麖鹿窜。
又【集韵】【韵会】并取外切,音襊。亦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