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词汇 | 𠤭 |
分类 | 汉字 汉语字词典 |
释义 | 𠤭 字形信息 字型 匚人 部首 匚,人 包含“𠤭”的字 𫧏𥮹 字典解释 (𠤭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𠤭 wáng 《汉语大词典》 1.同“亡”。 𠤭 wú 《汉语大词典》 1.同“亡”。 𠤭 zhèng 《汉语大词典》 1.同“正”。 𠤭 zhēng 《汉语大词典》 1.同“正”。 𠤭 pǐ 《汉语大词典》 1.疑同“匹”,见于台湾人名。 康熙字典 正《康熙字典》 【辰集下】【止字部】 【唐韵】【韵会】【正韵】并之盛切,音政。【说文】是也。从止一以止。【注】守一以止也。【新书·道术篇】方直不曲谓之正。【易·乾卦】刚健中正。【公羊传·隐三年】君子大居正。 又备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书·君牙】咸以正罔缺。 又【尔雅·释诂】正,长也。【郭注】谓官长。【左传·隐六年】翼九宗五正。【杜注】五正,五官之长 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又官名。【礼·王制】史以狱成告于正。【郑注】正,于周乡师之属,今汉有正平丞,秦所置。 又枇载也。【周礼·夏官】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体。【注】正谓枇载之。枇,亦作匕。 又常也。朱子云:物以正为常 又正人,寻常之人也。【书·洪范】凡厥正人。【朱子·语录】是平平底人。 又定也。【周礼·天官】宰夫令群吏,正岁会,正月要。【注】正,犹定。 又决也。【诗·大雅】维龟正之。 又治其罪亦曰正。【周礼·夏官】大司马九伐之法,贼杀其亲则正之。【注】正之者,执而治其罪。《王霸记》曰:正,杀之也。 又直也。【易·坤·文言】直其正也。【尔雅·释泉】滥泉正出。正出,直出也。 又平质也。【论语】就有道而正焉。【屈原·离骚】指九天以为正。【注】谓质正其是非也。 又以物为凭曰正。【仪礼·士昏礼】父戒女,必有正焉,若衣若䈕。【注】有正者,以托戒使不忘。 又厘辨也。【论语】必也正名乎。 又四月亦曰正月。【诗·小雅】正月繁霜。【笺】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谓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纯阳之月 又【杜预·左传·昭十七年注】谓建巳正阳之月也。正,音政。 又预期也。【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公羊传·僖二十六年】师不正反,战不正胜。 又三正。【史记·历书】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然。【后汉·章帝纪】王者重三正,慎三微。【注】三正,天地人之正。 又人臣之义有六正,谓圣臣、良臣、忠臣、智臣、贞臣、直臣也。见【说苑】。 又七正,日月五星也。【书·舜典】作七政。【史记·律书】作七正。 又八正,谓八节之气,以应八方之风。【史记·律书】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 又【大品经说】八正,曰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王屮·头陀寺碑文】凭五衍之轼,拯溺逝川。开八正之门,大庇交丧。 又先正,先贤也。【书·说命】昔先正保衡。 又谥法。【汲冢周书】内外宾服曰正。 又与政通。【诗·小雅】今兹之正。【礼·月令】仲春班马正。皆与政同。 又朝觐曰朝正。【左传·文三年】昔诸侯朝正于王。【杜注】朝而受其政教也。亦读平声。【杜甫诗】不见朝正使。 又姓。【广韵】宋上卿正考父之后。汉有正锦,《后魏志》有正帛 又复姓,汉有正令官。 又宗正,星名。【甘氏星经】在帝座东南,主宗正卿大夫。 又【广韵】之盈切。【集韵】【韵会】诸盈切【正韵】诸成切,并音征。岁之首月也。【春秋】春王正月。【公羊·谷梁传注】音征。或如字。今多读征。 又室之向明处曰正。【诗·小雅】哙哙其正。 又射侯中曰正。【周礼·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仪,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诗·齐风】终日射侯,不出正兮。【毛传】二尺曰正。【疏】正大于鹄,三分侯广,而正居一焉,其内皆方二尺 又【仪礼·大射仪郑注】正者,正也。亦鸟名。齐鲁之间名题肩为正。正,鸟之捷黠者,射之难中,以中为隽,故射取名焉。 又与征通。【周礼·夏官】诸子有兵甲之事,则授之车马,以军法治之,弗正。【疏】正,音征。谓赋税也。唐武后作𠙺。 〔【公羊传·僖二十六年】师出不出反,战不正胜。〕 谨照原文不出反改不正反。 说文解字注 正 《说文解字注》 是也。从一。 句。 一以止。 江沅曰。一所以止之也。如乍之止亡、母之止奸。皆以一止之。之盛切。 十一部 。 凡正之属皆从正。 在古籍中的用法 嘐, 𨕣, 隰, 殫, 刲, 𠤭 , 睎, 駮。 《鐔津集》鐔津文集卷苐八“𥼶音”,(北宋) 釋契嵩 撰,四部叢刊三編景明弘治本,第24頁 𠤭 名 生應昴 月食昴 星犯昴 ... 《新增說文韻府羣玉》卷之十一,(元) 陰時夫 輯、(元) 陰中夫 注、(明) 王元貞 校正,萬曆18 (1590)年本,第20頁 王曰:𫠦 𠤭 騘之為德也。 子欲相角 ... 《廣諧史》廣諧史卷十,(明) 陳邦俊 編、(明) 陳詩教 校訂,刊本(序刊),第58頁 人後而爲 𠤭 繼之主也明矣然 囬 《南京刑部志》聲績以仰其賢第二 卷四“祖訓 入繼大統果曽親受”,(明) 陶尚德/庞嵩 撰,嘉靖三十五年刊本,第24頁 𠤭 合 毆 𠥁 𠥞 旺 巽 医 泊 區 雁 ... 《陳明卿太史考古詳訂遵韻海篇朝宗》卷四,(明) 陳仁錫 撰,刻本,第19頁 無字不𥡷,此即李、何 𠤭 蹊舎筏喻也。 巵言所指 ... 《國雅》國雅品“士品四”,(明) 顾起纶 撰,刻本,第26-27頁 劉,而不欲捨吾吴𪪺 𠤭 之𡵯。 今試取而讀之, ... 《袁魯望集》𡊮魯望集序,(明) 袁尊尼 撰,刻本,第3-4頁 責張湯、汲黠公爲 𠤭 𡖖,上不能褒先帝之功 ... 《翰海》翰海卷之七,(明) 沈佳胤 撰、(明) 陈继儒 撰,刻本,第10-12頁 壬辰,親王只兒哈忽 ![]() 《元史》卷四十三,(明) 宋濂 撰,洪武三年(1370)內府刻嘉靖、萬曆、天啓南京國子監遞修本,第5-6頁 綏綏, 獨行求 𠤭 之貌。離離,垂貌。悠 ... 《古名儒毛詩解》胡氏詩識卷之下,(明) 鍾惺 編,刊本,第3-4頁 開荒鑿池,置飯僧田三百六十餘畆,有撫按府 𠤭 、縣免役, ![]() 《鄧尉聖恩寺志》鄧尉聖恩寺志卷之三,(明) 周永年 著,崇禎17年刊本,第6頁 𠤭 不是這番寒徹骨爭得梅 ... 《重刻觀世音菩薩本行經簡集》光緒版香山寶卷卷上,(清) 佚名 撰,同治7年杭州[浙江]·昭慶寺經房本,第20頁 誘盜耳亓見之𬾊任用使 𠤭 爲服 《禮記音訓》第三冊,(清) 楊國楨 撰,光緒三年湖北崇文書局本,第52頁 重謂 𠤭 罪悥女以謝克之 然克矣 ... 《春秋左傳音訓》第五冊,(清) 楊國楨 撰,光緒三年湖北崇文書局本,第11頁 古者用彈丸之地,兵車玉帛四出而不價,蓋 𠤭 私其土而無遺利也。自 ... 《望溪先生全集》卷十四,(清) 戴鈞衡 編,刻本,第21-22頁 命用公乃致辟従叔于商 𠤭 之子郊以以以公人小月 ... 《雪樵經解》卷九,(清) 馮世瀛 撰,刻本,第2頁 經、四 書,孔子之所刪 𠤭 ,朱子立所註釋者,傳 ... 《文章類選》文章類選序,(明) 朱栴 輯,刻本,第1-2頁 屐暗計以若 𠤭 巽 西北四十五里爲釡陽 ... 《度隴記》度隴記卷四,(清) 董恂 著,咸豐元年本,第48頁 對面歌詩, 以相誡朂, 正 之 正 也。至扵周有二南,雅 ... 孔子列之為 𠤭 經,尚矣。六𮒛論云: ... ,髙蕐典麗,只以鼓吹 正 經,猶謂沈、宋不存 比 ... 《有懷堂詩文藁》有懷堂詩藁卷首,(清) 韓菼 撰,刻本,第1-2頁 之能室,所以自文斈之 𠤭 变乎。朕㽞心典籍,因 ... 《古文淵鑑》古文淵鑑卷首,(清) 康熙 撰,刻本,第4-7頁 徑 𠤭 疑無地山㢠遠岸奢白雲 ... 《鳳翔縣志》鳳翔縣志卷之七,(清) 周方炯 纂、(清) 羅鰲 修,乾隆三十二年(1767)刻本,第123頁 𮆹文 𠤭 大,即从大,故𣅦亦可 ... 《尚書後案》尚書後案卷二十二“周書”,(清) 王鳴盛 著,刊本,第8頁 內除各屬原實 在并編審外, 原逃 𠤭 人丁肆萬貳千壹百貳拾 ... 《長沙府志》長沙府志卷之五,(清) 蘇佳嗣 著,康煕24年刊本,第20-21頁 正 德十四年六月,宸濠倡 ... 及再合烏九、積四䧟陣, 𠤭 又斷 橋,壓死二人。尹 ... 《進賢縣志》進賢縣志卷之十七,(清) 聶当世 著,康煕刊本,第5-6頁 真可以補水徑之简畧, 𠤭 山海之 虗荒者矣。 昔太 ... 《水道考》卷首“京省各水道考序”,(清) 王曰暐 著,刊本,第8-9頁 峩睂名山, 故有古蹟,然 𠤭 失過半矣。志之以供博 ... 《峨眉山志》峩睂山志卷之八,(清) 蒋超 著,康煕27年刊本,第1頁 𠤭 擬肆力購求坊 市真贋莫 ... 《墨林》墨引,(清) 曹素功 編,刊本(序刊),第5-7頁 第一次年舉南宮第 𠤭 重修儒學丽 何 𥽠學舊制 ... 《郾城縣誌》卷七,(清) 傅豫 著,清乾隆19年刻本,第30頁 胃百性別小子行彼陽被 𠤭 午監 曾欲爲已切既 《舊新約全書串珠》新约全书使徒行傅,(民国) 佚名 著,1923年本,第8頁 昆陵徐 𠤭 侯府六品郷君梨雲孟斯 ... 《繡像瑤華传》繡像瑤華傳卷前,(清) 丁秉仁 著、(清) 尤夙真 評,4年(1915).本,第16-19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