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分类 汉字 汉语字词典
释义
字形信息
字型 左土右朶,左土右朵
部首 土
发音信息 (垜字怎么念)
拼音 duǒ,duò
粤语发音 do2
注音符号 ㄉㄨㄛˇ,ㄉㄨㄛˋ
字典解释 (垜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垜 duǒ 《汉语大词典》
1.同“垛”。
垜 duò 《汉语大词典》
1.同“垛”。
去抖音汉语查看更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字部】
【字汇】同垛。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字部】
【广韵】徒果切【集韵】都果切【韵会】杜果切,并音𥬲。【说文】堂塾也。【玉篇】射垛也。【唐六典】武举制有长垛马射。
又吴方言,左右个为垛头。
又山名。射垛山,在井陉东南。秦王翦伐赵,立射垛于此,因名。俗读如妥。
说文解字注
垜 《说文解字注》
门堂孰也。 门字孰字今补正。考工记。门堂三之二。室三之一。郑曰。门堂、门侧之堂也。释宫曰。门侧之堂谓之塾。孙炎、郭朴皆曰。夹门堂也。堂无塾。门堂乃有塾。删去门字、于制不可通矣。孰、经典皆作塾。以孰加土、犹以孰加火耳。谓之孰者、白虎通云。所以必有塾何。欲以饰门因取其名。明臣下当见于君。必孰思其事。是知其字。古作孰而已。后乃加之土也。谓之垛者何也。朵者、木下垂。门堂伸出于门之前后。略取其意。后代有朵殿。今俗谓门两边伸出小墙曰垛头。其遗语也。孰之制。于正堂之修广得三之二。其室于正堂之修广得三之一。北向堂者为孰。得堂修广三之一。南向者亦为孰。亦得堂修广三之一。故曰门堂三之二也。室三之一者、北向南向两孰之中共一室。室得堂修广亦三之一。与门之修广等。顾命曰。先路在左塾之前。次路在右塾之前。此谓北面之孰也。士虞礼。匕俎在西塾之西。丝衣。自堂徂基。毛传云。基、门塾之基。此皆谓南面之孰也。士冠礼。筮与席所卦者具馔于西塾。此南面之塾也。摈者玄端负东塾。此北面之塾也。尚书大传曰。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于左塾。余子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盖谓北面之塾也。食货志。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盖谓南面之塾也。凡孰之可考者如此。孰字依白虎通及崔豹古今注则正作孰、俗作塾皆可。近儒或曰当作?。?之音义皆与孰迥隔。若后汉书刘𬙂传。画伯升像于塾。旦起射之。东观记、赓汉书并作?。此乃所传之异。不得云?即塾字也。画伯升于门墙之山头而射之、故曰画于塾。山头者、俗语墙之冣高处也。据李贤引字林曰。塾、门侧堂也。是知汉后多用塾字。此说文、字林之分古今也。 从土。朵声。 丁果切。 十七部 。
在古籍中的用法
城 垜垜 口 磚式、懸眼 懸眼製、 ...

《战守全书》戰守全書總目“守部”,(明) 范景文 辑,崇祯时期刊本,第8頁

旗臺二座,甕城四劵, 垜 口無。 東至正陽門界, ... 十一𠀋七尺,東西兩邊 垜 口共七百五十座。 本門 ...

《南京都察院志》南京都察院志卷之二十一,(明) 祁伯裕 著,刊本(序刊),第40頁

雉堞 千 百 一 垜 。 此曲思卷 公 公 兮。 分 ...

《江南經略》江南經畧卷六下,(明) 鄭若曾 撰,四庫全書本,第5頁

一、演敵臺火器,二書 垜 守姓名,三、修臺墻工 ...

《明實錄》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二,(明) 胡廣 撰、(明) 張居正 撰、(明) 溫體仁 撰,抄本,第6頁

坡谷、 龍王谷、 磚 垜 子、

《天下郡國利病書》元史“密雲志”,(清) 顧炎武 撰,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手稿本,第53頁

鳳凰 垜 瓜茄 垜 洋鐵 垜 。 尖 王家尖、 湖店尖、 ...

《淮南中十場誌》淮南中十場誌卷之二“疆域考”,(清) 楊大經 纂、(清) 汪兆璋 修,康熙十二年刻本,第19頁

射 垛 山,井陘縣東南六十里 ... 剪伐趙,下 井陘於此射 垜 。

《畿輔通志》畿輔通志卷之十九“山”,(清) 唐執玉 修、(清) 陳儀 纂,雍正十三年刻本,第4-5頁

舍鮮魚莊二十里南 垜 二十五里劉家 垜 景家 垜 三十五

《【乾隆】直隸通州志》【乾隆】直隸通州志卷二,(清) 夏之蓉 纂、(清) 王繼祖 修,乾隆二十年(1755)刻本,第19頁

三 垜 虎𣐟 桑子 垜 荻𣐟 遺珠 垜 柘 垜 甘 垜 𣐟東 陶 垜 官 垜 里 花 垜 里 段 垜 此共 志以自 虎𣐟桑子 垜 荻𣐟

《【乾隆】高郵州志》【乾隆】高郵州志卷一,(清) 夏之蓉 纂、(清) 楊宜崙 修,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本,第55頁

雙 垜 山北二十里。 白廟坡北 ...

《魯山縣志》魯山縣志卷七“地理志”,(清) 武億 纂修、(清) 董作棟 纂修,嘉庆元年刻本,第13頁

三角諸乘 垜 之第二層,如平 垜 爲二,立 垜 爲三,三乘 垜 爲四之類,卽本 垜 指數,以旨代之。

《简易庵算稿》簡易庵算稿卷二目錄“簡易庵算稿卷之二”,(清) 刘彝程 著,光绪庚子制造局板,第21頁

垜 口一尺各分五寸連 垜 空合八尺十 垜 八丈百 垜

《防守集成》防守集成卷一,(清) 朱璐 撰,刻本,第3頁

防 垜 懸兼 朶口第一切要之物 ...

《慎守編》卷之六,(清) 佚名 撰,刻本,第20頁

是以前後通計毎 垜 銀一百九十兩擬毎 垜 給銀一

《續行水金鑑》書卷四十四,(清) 黎世序 撰,刻本,第10頁

一、 垜 丁專守本 垜 ,左急援左,右急援右,退避者斬。 一、 垜 兵器械不備,不守本 垜 ,離次亂行,臨敵回頭 ... ,或夜歸私家,連坐、 垜 長各打二十, 本犯割耳,同 垜 連坐。 一、遇賊攻打城 ... 到者,本犯軍法示衆, 垜 長 割耳,同 垜 細打。 一、旗厰器械、 ... 完者,本犯綑 打連坐同 垜 。五 垜 以上,本城長綑打二十;十 垜 以上, 本雉長細打。臨 ...

《慎守要錄》愼守要錄卷之六,(清) 潘仕成 辑、(明) 韓霖 著,道光二十九年番禺潘氏本,第24-25頁

土三 垜 積 酒正曰州卜 世曰二什 ...

《垛積演較 垛積一得》卷一,(清) 劉鐸 编、(清) 華蘅芳 撰、(清) 崔朝慶 撰,光绪二十四年算学书局本,第26頁

盡堆惟頭一層在堤上者 垜 其餘則爲灘 垜 爲底厰大抵門 垜 近

《林文忠公政書》林文忠公政書甲集,(清) 林則徐 著,光緒五年長州黃氏本,第3頁

草 垜 山堡 一隸水 泉營 沿邊傳 ...

《[雍正]山西通志》山西通志卷十三,(清) 覺羅石麟等 修、(清) 儲大文等 纂,四庫全書本,第35頁

在城東三十里 垜 錢山麓。

《[雍正]廣西通志》廣西通志卷四十四,(清) 金鉷等 修、(清) 錢元昌 纂、(清) 陸綸等 纂,四庫全書本,第13頁

丈三寸焉七尺一 垜垜 之數一千五百三 垜 十

《撫吳疏草》卷二十一,(清) 韓世琦 撰,刻本,第1頁

三角 垜 表 單數一一一一一一 遞 ...

《白芙堂算學叢書》測量高遠術,(清) 丁取忠 辑,同治十三年长沙丁氏古荷花池精舍本,第7頁

尺合正料七 垜 七釐二毫每朶計枯柴四 ...

《續纂江蘇水利全案》正編卷十九,(清) 李慶雲 著,光緒十五年水利工程局本,第10頁

五 垜 。 薤山。 穀城山。 一名 ...

《大清一統志》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二百七十,(清) 和珅 撰,四庫全書本,第12頁

城 垜 宜備: 垜 者,躱也。 以躱身為義,不能躱身,無貴有 垜 矣。

《金湯借箸十二籌》金湯借箸十二籌總目,(清) 李盤 輯,刻本,第1頁

平角 垜 一四九六言 立四角 垜 一五西三吾 三乘角 垜 一六及吾蠱 四乘角墻一七七七摩 立四角 垜 一

《中西算學》上編,(清) 晏聯奎 撰,刻本,第48頁

垜 口高出城墻 垜 口之上眼界瞭亮運用砲 ...

《廣東通志》廣東通志卷之六十二,(清) 魯曾煜 纂、(清) 郝玉麟 修,雍正九年(1731)刻本,第45頁

翠 鴇行高 垜 ,僵桃接斷墉。天涯無 ...

《西河集》西河集巻一百六十九“秋早”,(清) 毛奇齡 撰,四庫全書本,第16-17頁

至,或夜歸私家,連坐 垜 長各打。 二十棍,本犯割耳,同 垜 、同廠連坐。遇賊攻打 ... 垜 長割耳,同 垜 同廠綑 打。

《太白兵備統宗寳鑑》卷八十七,(清) 福康安 增訂,咸豐十年(1860)顧堉抄本,第2頁

田九結,四面築 垜 立標,此外餘地朴東彦 ...

《朝鮮王朝實録》光海君日記卷第二十五,(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32頁

其所著算學,有《割圜連比例術圖解》、《斜弧三邊求角補術》、《堆 垜 求積術》若干種。

《清史稿》淸史稿列傳文苑三“董祐誠”,(民国) 趙爾巽 撰,關外二次本,第9頁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5 5:4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