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分类 汉字 汉语字词典
释义
字形信息
字型 左耳右又,耳又
部首 耳,又
包含“取”的字
诹陬冣郰𨛿𠉧𢛏𡱾𢃣𡸨𣷗𮉪𡸘𭰮菆𢈾𪪿㖩掫娶𨓭娵埾𢮝
查看全部
发音信息 (取字怎么念)
拼音 qǔ,qū
粤语发音 ceoi2
注音符号 ㄑㄩˇ,ㄑㄩ
字典解释 (取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取 qǔ 《汉语大词典》
1.(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后亦称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2.拿。
3.收受;索取。
4.容易地征服别国或打败敌军。亦泛指夺得。
5.捕捉;捉拿。
6.迎接。
7.邀请;召唤。
8.求。
9.招致;遭到。
10.得到。引申为达到目的。
11.采取;选拔。
12.听从。
13.任凭。
14.依托;凭借。
15.治理。
16.副词。表示范围,相当于“才”“仅”。
17.助词。表动态。犹“得”。犹“着”。
18.取妻。后多作“娶”。
19.通“聚”。
20.通“邹”。春秋诸侯国名,与鲁相邻。
21.姓。宋有淳熙进士取希作、取应宗。见《正字通》。
取 qū 《汉语大词典》
1.通“趋”。趋向。疾走。
2.距离;相隔。
3.见“取虑”。
去抖音汉语查看更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子集下】【又字部】
【唐韵】七庾切【集韵】【韵会】【正韵】此主切,并娶上声。【说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资也,收也。【广韵】受也。【增韵】索也。【礼·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记·鲁仲连传】为人排难解纷,而无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则小得福,大取焉则大得福
又【韵会】凡克敌不用师徒曰取
又【前汉·王莽传】考论五经,定取礼。【注】师古曰:取,读曰娶
又【集韵】【韵会】【正韵】并逡须切,音趋。【集韵】取虑,县名,在临淮
又【集韵】雌由切,音秋。【前汉·地理志】陈留浚仪。【注】师古曰:取虑,县名。音秋卢。取又音趋
又【集韵】【韵会】【正韵】并此苟切,音趣。【杜甫·遭田父泥饮诗】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
又【正韵】索也。【诗·小雅】如酌孔取。【笺】谓度所胜多少
又【六书本义】申通用伸,伸通取。训索,取转声,与娶趣字同
又【古文奇字】朱谋㙔曰:古文取,疑当从与声。人与而我取也。
说文解字注
取 《说文解字注》
捕取也。 幸部曰。执、捕罪人也。 从又耳。 七庾切。 四部 。 周礼。获者取左耳。 大司马职。 司马法曰。载献聝。聝者、耳也。 称周礼、又称司马法释之。以说从耳之意。
在古籍中的用法
取 女人中裩近隠處,燒 取 灰。

《外臺秘要方》外臺秘要方卷二“傷寒隂陽易方八首”,(唐) 王燾 撰、(宋) 林億 校正、(宋) 孫兆 校正,四庫全書本,第53頁

又曰:昔堯 取 人以狀,舜 取 人以言,湯 取 人以聲,文王 取 人 以度。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第七十六“叙皇王上”,(北宋) 李昉 著,四部叢刊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京都,第2頁

辛未, 取 郜。辛 已, 取 防。

《册府元龜》册府元龜卷二百四十八宋王欽若等,(宋) 王欽若 撰、(宋) 楊億 撰,四庫全書本,第5頁

取 。

《續資治通鑑長編》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百八十五,(宋) 李燾 撰,四庫全書本,第27頁

孫真人食忌 取 一升販以 取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卷四十五,(宋) 唐慎微 撰,明嘉靖31年周珫李遷刻本,第6頁

取 死 於 取 巛 於 取 川 於 取 火 於 取 卯 於卯 取 衣 於出 取 十於乂 取 多 於君 取 於白 取 白於 取 維 於是,

《通志》通志卷三十五,(宋) 鄭樵 撰,四庫全書本,第2-3頁

昔堯 取 人以狀,舜 取 人之言,湯 取 人已聲,文王 取 人以度。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七十六,(宋) 李昉 撰,四庫全書本,第3頁

勿 取 世閒法, 勿 取 出世法;勿 取 有漏法,勿 取 無漏 法;勿 取 有爲法,勿 取 無爲法。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六“初分不可動品第七十之一”,(唐) 玄奘 譯,高麗藏本,第9頁

子 取 , 伯源。 師純。 師忱, ...

《宋史》宋史卷二百二十,(元) 托克托(脫脫)等 撰、(清) 林蒲封等 考證,四庫全書本,第3頁

取 也;今之 取 於澤,揖讓之 取 也。

《文獻通考》文獻通考卷一百十,(元) 馬端臨 撰,四庫全書本,第9頁

取 、立,竪、 取 、 取 , 皷、鼓。 𦍩、羖、土 ...

《說郛》説郛卷八十五下,(元) 陶宗儀 編,四庫全書本,第6-7頁

由此淨戒於一切法 無所 取 著,謂不 取 着色,亦不 取 著受、想、行、識 易; 不 取 著眼處,亦不 取 着耳、鼻、舌、身、意處;不 取 著色處,亦不 取 著聲、香、味、觸、法處;不 取 着眼 界,亦不 取 着耳、鼻、舌、身、意界;不 取 著色界,亦 不 取 著聲、香、味、觸、法界;不 取 着眼識界,亦不 取 著耳、鼻、舌、身、意識界;不 取 著三十二大士 相,亦不 取 著八十隨好;不 取 着刹帝利大族 六川 和, 亦不 取 著婆羅門大族、長者大族、居士大族; 不 取 著四大王衆天,亦不 取 着三十三天、夜 摩天、 ... 化天、他化自在天;不 取 著梵衆天,亦不 取 著梵輔天、梵會天、大梵天; 不 取 著光天,亦不 取 着少光天、無量光天、極 光淨天;不 取 著淨天,亦不 取 着少淨天、無量 淨天、遍淨天;不 取 着廣天,亦不 取 著少廣天、 無量廣天、廣果天及無想天;不 取 著無煩天 亡, 亦不 取 著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 不 取 着空無邊處天,亦不 取 著識無邊劇天 本、 無所 ... 、非想非非想處天;不 取 著預流 果,亦不 取 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 不 取 着轉輪王位,亦不 取 著諸餘王位及諸 宰官冨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爺若,(唐) 玄奘 譯,普寧藏本,第11-12頁

三塲已畢,具考試官所 取 文卷 奏請名數。 詔令 取 三百人。

《明實錄》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四十九,(明) 胡廣 撰、(明) 張居正 撰、(明) 溫體仁 撰,抄本,第6-7頁

春 取 井,夏 取 榮,季夏 取 腧, 秋 取 經,冬 取 合。

《普濟方》普濟方卷四百十一,(明) 朱橚 撰,四庫全書本,第53頁

東 取 吳,西 取 楚,并 齊 取 魯,傳檄燕、趙,固守 ... 何謂中 計?東 取 吳,西 取 楚,并韓 取 魏,據敖倉之粟,塞成 ... 何謂下計?東 取 吳,西 取 下蔡,歸重 於越,身歸 ...

《歷代名臣奏議》歴代名臣奏議卷二百二十六,(明) 楊士奇 編、(明) 黃淮 編,四庫全書本,第35-36頁

果 取 成臯。至韓之 取 鄭也,果從成臯始。

《文章辨體彙選》文章辨體彙選卷五十六,(明) 賀復徵 編,四庫全書本,第24-25頁

取 雞趐燒灰,飲服。 其毛 ... 腫在左, 取取 兩邉趐。

《重訂唐王燾先生外台秘要方》卷二十六,(唐) 王燾 選、(宋) 林億 其他、(明) 陸錫明 校訂,刊本(序刊),第31頁

蘇洵用胥吏論古之 取 士 取 於盗賊 取 於夷狄古

《經濟類編》經濟類編卷三十,(明) 馮琦 纂、(明) 馮瑗 纂,萬曆三十二年(1604)周家棟等浙江虎林刻本,第18頁

大易近 取 錄 國朝邵晉之撰。晉之 ...

《四庫全書總目》經部十“東易問八卷”,(清) 纪昀 撰,武英殿本,第30頁

試中額請,得旨:漢軍 取 中四名,奉天 取 中一名,直隸 取 中八名,陝甘 取 中五名,廣東 取 中六名,河南 取 中三名,山東 取 中五名,江蘇 取 中一名,安徽 取 中二名,山西 取 中一名,湖北 取 中二名,湖南 取 中一名,廣西 取 中一名,福建 取 中二名,浙江 取 中二名,江西 取 中二名,雲南 取 中三名,貴州 取 中二名。

《清實錄》大清仁宗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一,(清) 溥儀 撰,抄本,第14頁

是知不可 取 然後止非可 取 而不 取 也菽麥異生而師惑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九,(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27頁

非 敷: 取 、 取 , 取 。 奉。 微 字, 韻, 字, ...

《钦定續通志》欽定續通志卷九十四,(清) 嵇璜 纂修、(清) 曹仁虎等 纂修,四庫全書本,第9頁

春 取 榮夏 取 腧季夏 取 經刀

《孫真人千金方衍義》卷二十九,(清) 張璐 撰,刻本,第22頁

取 樊口權日當張頭 取 羅州利拔刀向柁工日不 取 樊

《讀史碎金》讀史碎金註卷十六,(清) 胡文炳 著,光緒元年蘭石齋本,第25頁

史 取 十二卷 浙江汪啟淑家藏 ...

《四庫全書總目(粵本)》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卷九十“史部四十六”,(清) 紀昀 撰,同治七年廣東書局,第6頁

算, 取 鰕也, 取 蟹也。 以之擲黿鼉,

《御定淵鑑類函》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五十八,(清) 張英 纂、(清) 王士禛 纂,四庫全書本,第5頁

取 要鈔数别行外其餘路分即係一体省庫 取 受一分各路 取 至十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户部卷之七,(清) 佚名 著,石印本,第19頁

春 取 榮夏 取 腧季夏 取 經 秋 取 合冬 取 井 肺出少商爲井手太陰 ... 流於魚際爲榮注於大 秋 取 合冬

《孫真人千金方衍義》卷二十九,(清) 張璐 選、(清) 席世臣 校訂,嘉慶05年掃葉山房刊本,第22頁

實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 取 ,所謂般若波羅蜜多不可 取 ,靜慮波羅蜜多不可 取 ,精進波羅蜜多不可 取 ,安忍波羅蜜多不可 取 ,淨戒波羅蜜多不可 取 ,布施波羅蜜多不 可 取 ;色不可 取 ,受、想、行、識不可 取 ;眼處不可 取 ,耳、鼻、舌、身、意處不可 取 ;色處不可 取 ,聲、香、味、觸、法處不可 取 ;眼界不可 取 ,耳、鼻、舌、身、意界不可 取 ;色界不可 取 ,聲、香、味、觸、法界不可 取 ;眼識界不可 取 ,耳、鼻、舌、身、意識界不可 取 ; 眼觸不可 取 ,耳、鼻、舌、身、意觸不可 取 ;眼觸爲縁所生諸受不可 取 ,耳、鼻、舌、身、意觸爲縁所生諸受不可 取 ;地界不可 取 ,水、火、風、空、識界不可 取 ;因縁不可 取 ,等無間縁、所縁縁、增上縁不可 取 ;從縁所生諸法不可 取 ;無明不可 取 ,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 取 、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不可 取 ;内空不可 取 ,外空、内外空、空空 ... 性空、無性自性 空不可 取 ;四念住不可 取 ,四正斷、四神足、五 ... 等覺支、八聖道支不可 取 ;苦聖諦不可 取 ,集、滅、道聖諦不可 取 ;四靜慮不可 取 ,四無量、四無色定不可 取 ;八解脫不可 取 ,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不可 取 ;陀羅尼門不 可 取 ,三摩地門不可 取 ;空解脫門不可 取 ,無相、無願解脫門不可 取 ;極喜地不可 取 ,離垢地、發光地、焰 ... 、善慧地、法雲地不可 取 ;五眼不可 取 ,六神通不可 取 ;佛十力不可 取 ,四無所畏、四 無礙解 ... 捨、十八佛不共法不可 取 ;三十二大士相不可 取 ,八十隨好不可 取 ;無忘失法不可 取 ,恒住捨性不可 取 ;一切智不可 取 ,道相智、一切相智不可 取 ;預流果不可 取 ,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不 可 取 ;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不可 取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不可 取 ;一切異生不可 取 ,一切聲聞不可 取 ,一切獨覺不可 取 ,一切菩薩摩訶薩不可 取 ,一切如來不可 取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九十一,(唐) 玄奘 詔譯,乾隆藏本,第32-35頁

廷試文臣, 取 趙廷堅等三人,武科對 取 。

《朝鮮王朝實録》卷二十八,(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5頁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5 22: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