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机器教学
类别 心理学
释义
机器教学

机器教学machine teaching

亦称“自动教学”,后来发展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机器教学始于美国心理学家普莱西1924年设计的第一架自动教学机器。它是向学习者提出一系列选答题,对正确的回答予以肯定,对错误的回答予以否定的装置。由于普莱西的教学机器设计上的问题和客观条件不够成熟,当时未引起重视。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根据对动物实验引出的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理论设计程序教学机。他改进了普莱西的教学机器并提出了学习材料程序化的想法,后来发展成为可以不用教学机器的“程序教学”。斯金纳型的教学机器的构造一般包括:输入、输出、储存和控制四部分。主要功能是:储存和呈现教材,向学生提出问题;接受学生的反应和回答并指出其正误;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答案调整教学程序;控制学生的学习进程;计分、计时、报出成绩。他提出的程序编制原则是: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和低错误率。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日本、苏联及欧洲一些国家先后开展了程序教学运动。随着对程序教学的研究,对程序教学的理论和模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要的程序模式有:(1)斯金纳程序,是一种直线式程序,其特点是直线式程序——构答反应。它把材料分成一系列的小步子,给学生呈现一步,就要求他有一个构答反应,如果答错了,机器就呈现正确的答案,然后再进入下一步。(2)普莱西程序,特点是一种直线式程序——多重选择反应。学习项目是以多重选择出现的,只有学生选出正确答案后才能继续往下学习。(3)克劳德程序,是一种可变程序模式,特点是多重选择反应的分支程序。它把学习材料分成小的逻辑单元,学生掌握一个单元之后就对他进行测验,根据测验的结果决定下步的学习。(4)凯程序,是一种“分支一构答反应”程序,特点是把直线式和分支式程序结合起来。机器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新阶段。广义的理解,凡是把计算机用于教学的各种形式都可看作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如计算机模拟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等。狭义的理解,只是指用计算机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各种形式,如问题解答、作业练习、个别指导、单元考试等。由于计算机具有很高的性能,就弥补了过去教学机器的许多不足之处。它不仅被用于答题、练习、个别指导、模拟教学、测验、评价等,而且还用于系统的学科教学。20世纪60年代CAI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劳动。20世纪70年代,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管理教学的功能更为完善。大规模通讯网络可以连接很多终端,可以使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同时实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同时,通过计算机终端设备不仅可向学生呈现教学程序,而且可以进行人机对话,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的程序,使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主要优点:适合个别化教学;能同时指导大量学生的学习;比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完善、更灵活。但由于CAI成本很高、课件编制和输入语言方面等问题,现在还处于试验阶段,还没能普遍推广。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14: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