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归纳逻辑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归纳逻辑 inductive logic 以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为基本内容的逻辑系统。传统的归纳逻辑的研究对象包括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完全归纳法、枚举归纳法、排除归纳法(求因果五法)、类比法、假说等。其特点是(除完全归纳法外)结论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进行推理所得的结论带有或然性。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最早对归纳作过专门的考察,但他主要是把归纳作为一种三段论的特殊形式来考察的,因而,他所提出的归纳推理实际上是一种归纳三段论。17世纪英国F.培根系统研究了归纳法学说,奠定了归纳逻辑基础。在《新工具》中他把观察和实验作为整个归纳法的基础,并详细地论述了如何在观察、实验所获取材料的基础上,按次序地一步步上升到“较低公理”,再从“较低公理”上升到“中间公理”,最后再上升到最普遍的公理。提出了对搜集到的经验材料进行整理、排列并运用排斥法而发现现象原因的“三表法”(即“本质和具有表”、“差异表”和“程度表”),为以后求因果五法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后来,赫舍尔、休厄尔等人在培根的基础上,对归纳所涉及的因果关系、归纳过程及其程序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以后,19世纪J.S.穆勒在其所著《逻辑体系》(严复译为《穆勒名学》)一书中系统表述了求因果五法的基本内容,进一步发展了归纳逻辑,并第一次明确地把归纳逻辑纳入传统逻辑的体系,使归纳法、归纳推理成为传统逻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20年代以来,对归纳逻辑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人们除了在F.培根归纳逻辑的古典意义上去继续寻找从经验事实推出相应的普遍原理的逻辑途径之外,更多的是试图运用概率论和公理化、形式化的方法,对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进行研究。逻辑学家将归纳推理过程中实际应用的规则与对这些规则的研究、评价严格区分开来。就这个较严格的意义上说,归纳逻辑是现代的工作。现代归纳逻辑认识到归纳推理不能担保从真的前提达到真的结论。作为确定的真理性的弱化,归纳被看作概然性的推理。因此,现代归纳逻辑的研究几乎都是结合数学概率论进行的。由于归纳推理本身的多样性,又由于对概率的解释存在着严重分歧,现代归纳逻辑基本上是许多本质上不同的系统同时并存。根据是否接受贝叶士定理中所包含的“先验概率”,可以将现代归纳逻辑分成频率主义和贝叶士主义两大派。赖辛巴赫与卡尔纳普是这两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而且,即使在同一派之中,如频率派的冯.米塞斯与赖辛巴赫,贝叶士派的J.M.凯因斯与卡尔纳普,各人所构造的归纳逻辑系统也是大相径庭的。逻辑实证主义兴起后的科学哲学,对归纳逻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归纳不再是发现的方法,也不再是证明概然性真理的方法,归纳法被看作检验假说的操作,因而归纳逻辑的任务仅在于建立和评价此类操作的合理性标准。文化和科学的不同领域各有不同的检验假说的方法和程序,归纳逻辑因此也呈现出从整体性理论向局部性理论发展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归纳逻辑的研究正在现代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多方向地进行,如探讨归纳与人工智能的联系,对归纳逻辑作计算机分析等等。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