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斯威特 Richard Bevan Braithwaite1900—1990 英国哲学家。曾在剑桥大学研习物理、数学和哲学,1926年获哲学硕士学位,1953年起任剑桥大学道德哲学教授,并一度任心灵学会和亚里士多德学会主席。致力于科学理论性质和解释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理论词项、模型论、概率论、统计学归纳证明和目的论解释有重要的研究。认为科学的基础应当是日常意义的经验,即物理对象可以被观察这个意义上的经验,而不是主观意义或现象主义意义上的经验。除了基本经验外,科学体系还需要由具有规则和终极解释的符号组成的形式演算,体系的最一般的假说构成它的顶端,而观察陈述构成它的基础。如果一套观察陈述是从一个假说推导出来的,那么其中任何一个观察陈述的失效都会证伪这个假说,但由于科学所涉及的绝大部分观察陈述都不是由单一的而是由一组假说推导的,故可以通过放弃此组中的某个假说而挽救其他受到威胁的假说。在对归纳法作概率解释中,区分了一种像“一个镭原子在1700年中蜕变的概率接近1/2”这样的真统计性概率陈述和一种企图把概率附加给理论的所谓概率陈述,例如“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因过滤性病毒而引起的人或动植物的疾病”这一理论的概率,与其称为概率,不如称为“信念的合理性”。真正的概率陈述只有在采用了某种可以排斥它们的规则时才是适用的,因而也是经验地有意义的。认为无论是采用概率解释,还是其他办法,都不能使归纳法等同于演绎法。归纳的证明犹如皮尔斯指出的在于它成功地产生真的预言。主要著作有《科学解释》(1953)、《一个经验主义者关于宗教信仰性质的观点》(1955)、《作为道德哲学家工具的游戏理论》(1955)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