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基 Louis Auguste Blanqui1805—1881 法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领袖,空想共产主义者。1824年参加密谋组织烧炭党,反对波旁王朝。1825年进巴黎大学学法律与医学。1832年参加共和派的“人民之友社”。1834年加入巴尔贝斯领导的“家族社”,主张通过暴力,推翻七月王朝,因泄密被捕,被判处无期徒刑。1848年二月革命时获释。后又因对二月革命建立的临时政府不满,主张建立“中央共和社”俱乐部,号召建立真正革命的专政,再次被捕。以后又多次被捕,几乎在狱中度过半生。巴黎公社成立后,缺席当选为公社委员和名誉主席。其哲学思想在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无神论、唯理论和空想社会主义(巴贝夫主义)的影响下形成。认为普及教育、使人类理性完善化,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人类历史就是从野蛮人的绝对个人主义经过一系列阶段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运动,就是“富人与穷人之间战争”的故事。激烈批评资本主义社会,反对社会改良方案,要求少数革命家采取坚决的政治暴力行动,建立革命的专政。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他是“法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头脑和心脏”,但对布朗基主义作了批判。列宁指出,布朗基主义“不是想通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而是想通过少数知识分子的密谋活动使人类摆脱雇佣奴隶制”(《列宁全集》第13卷第75页)。主要著作有《社会批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