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 梵 Hinayāna 音译“希那衍那”,即“小乘佛教”。佛教派别。原是大乘佛教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贬称。后为学术界所沿用而无褒贬义。按南传佛教资料,释迦牟尼逝世后一百余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后又辗转分裂,上座部分为化地部、说一切有部、饮光部、说转部、经量部、法藏部、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六城部、正量部等十一部,大众部分为牛家部、多闻部、说假部、一说部、制多山部等五部,本末共十八部。按北传佛教资料,分裂为上座、大众两部之后,上座部中少说转部一部;大众部中多说出世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等三部。主张自利或自度,坚持声闻、缘觉之道,把证得阿罗汉果为最高目标。在理论上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非难大乘是“非佛所说”。经典甚多,有“四阿含经”、“五部律”、“六足一身”和《大毗婆沙论》等。现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属于南传佛教。自称“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称号。中国云南傣族、布朗族等地区亦有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