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基因学说
类别 哲学
释义 基因学说     theory of gene

美国Th.H.摩尔根等的遗传学理论。“基因”是英文gene的音译,指存在于细胞内有自我繁殖能力的遗传单位。作为遗传单位的概念最早为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所建立,称之为“因子”。1909年,丹麦的植物学家、遗传学家约翰逊(Wilhelm Ludwīg Johanssen, 1857—1927)提出“基因”概念,但反对把基因看成具有物质的形态结构。1910年至1925年摩尔根在遗传学研究中,发现了基因连锁和交换定律,证实了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即基因是组成生殖细胞核中染色体的遗传单位,测绘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的位点图。1926年,摩尔根发表《基因论》一书,标志着基因学说的建立。基因论的要点是:个体上种种性状都起源于生殖质内成对的要素(基因),这些基因互相联合,组成一定数目的连锁群;生殖细胞成熟时,每一对的两个基因依孟德尔第一定律而彼此分离,于是每个生殖细胞只含一组基因;不同连锁群内的基因依孟德尔第二定律而自由组合;两个相对连锁群的基因之间有时也发生有秩序的交换;交换频率证明了每个连锁群内诸基因的直线排列及其相对位置;基因是相对稳定的遗传物质,但可以通过突变而改变,而新产生的突变基因也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基因学说的建立为探讨基因的化学构成、基因遗传信息的贮存和复制、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生化步骤,开创分子生物学研究新领域,提供了理论前提,也为30—40年代遗传学与经典达尔文主义进化论的综合,从而产生综合进化论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学说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具体证实了基因是具有特定核苷酸顺序的核酸(主要为脱氧核糖核酸即DNA)的区段。传统的基因学说中基因是控制遗传性状发育的功能单位,产生变异的突变单位,杂交遗传的重组或交换单位。1955年本泽(S.Benzer)用分子生物学实验证明,突变单位不是基因而是核苷酸对,在任何两对核苷酸之间都可以发生重组和交换,即基因内部可发生不同位置的突变和交换。这在很大程度上修正了传统的基因“三位一体”的学说。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