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故学 胡适关于单纯用考辨史料的方法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主张。胡适从1919年到1933年连续发表文章,在学术界打起了“整理国故”的旗号。提出“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认为“‘国故学’的性质不外乎要懂得国故,这是人类求知的天性所要求的”(《论国故学——答毛子水》)。极力推崇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夸大考据的作用,认为“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都是一大功绩”。甚至公然反对研究国故为现实服务,说研究国故“‘使之……应时势之需’,便是大错,便是完全不懂‘国故学’的性质”,“研究学术史的人更当用‘为真理而求真理’的标准去批评各家的学术”(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