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灵论 spiritualism 一种宗教和哲学学说。该词原指“精灵研究”,在“唯灵论”涵义上使用始自法国库辛的《现代哲学史教程》(1841—1846)一书。就哲学上的涵义而言,唯灵论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它是不依附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特殊的无形实体。它包括各种不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和观点。就宗教上的涵义而言,它信仰人死后灵魂继续存在,并通过中介可以和活人相交往。宗教和哲学类型的唯灵论是相互交织的。古希腊哲学和宗教中,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奥耳甫斯教派宣扬灵魂不朽、轮回转世、赏善罚恶的因果报应说,柏拉图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这种观点。笛卡儿虽认为灵魂(精神)和形体(物质)是两种彼此独立存在的实体,但把灵魂看作是运动的唯一源泉,它虽独立于形体但又活动于形体中。法国以库辛为代表反对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使当时法国哲学出现唯灵主义运动,把神看作是绝对原因、绝对实体、绝对自发性,神的活动毋需深思熟虑就能发生。直觉主义者柏格森相信一种精神的宇宙力——“生命冲动”,即上帝。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罗伊斯和人格主义者霍金等,把个人看作只是世界灵魂的外貌。现代个人人格至上论者在解释宇宙时,把个人和人格置于优先地位。法国以唯灵论著称的哲学家拉韦勒于1934年创刊《精神哲学》杂志宣传唯灵论。意大利唯灵论的倡导者是秦梯利,把自我意识的纯粹能动性看作是唯一现实。以后,在秦梯利和基督教的存在主义的影响下,意大利出现了基督教唯灵主义运动。美国于1893年在华盛顿建立全国基督教唯灵论者协会的总部;英国于1923年建立国际唯灵论者联合会等。在西方,唯灵论往往被用作唯心主义的同义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