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吠陀
类别 哲学
释义 吠陀     梵 Veda

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历史文献的总称,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根本经典。原意为“知识”,中国古代意译“明论”。有广、狭两义。广义吠陀包括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约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200年。狭义吠陀专指吠陀本集,约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婆罗门教认为是天启传承所得,故无作者。吠陀本集由四部组成:(1)《梨俱吠陀》,意译“赞诵明论”(Rigveda),有赞歌一千零二十八首,从颂扬多神逐步过渡到一神,从赞颂自然、人格化的神到赞颂抽象的理性。(2)《夜柔吠陀》,意译“祭祀明论”(Yajurveda),说明如何举行祭仪,祭祀时应用的经文和祈祷词,又分黑夜柔、白夜柔两种。(3)《娑摩吠陀》,意译《歌咏明论》(Sāmaveda),为赞颂所配的曲调,歌词大部是《梨俱吠陀》中的偈颂。(4)《阿闼婆吠陀》,意译“禳灾明论”(Atharvaveda),形成时间较前三部晚,共有七百三十一首诗,是巫术、咒语、民间医术的汇编。当举行祭祀仪式时,四部吠陀通常由四名祭司(劝请者、行祭者、祈祷者、咏歌者)分管。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7 21: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