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承祯 647—735 唐道士。字子微,自号白云子,道号道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从嵩山道士潘师正受传符箓和辟谷、导引、服饵等方术,后隐于天台山玉霄峰。武后、睿宗、玄宗迭次召见,玄宗受他法箓,命于王屋山自选形胜,筑阳台观以居之,又命以三体写《老子》,刊正文句。卒赠“银青光禄大夫”,谥“贞一先生”。吸收儒、释的正心和止观学说,阐发道教修仙理论,称阴阳术数为异端,主张修炼要收心、守静、简事、真观,去知识,绝欲望,把认识的本体和客体结合起来,应物而不为物累,“与道同身而无体”(《坐忘论·得道七》),以达“形如槁木,心若死灰”(《坐忘论·泰定六》)的境界。对北宋理学“主静说”有直接影响。有《修真秘旨》、《天隐子》、《坐忘论》等,均收入《道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