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元 variable 亦称“变项”。表示某类特定事物中任意一个的符号。相对于某一变元的这类事物必须是确定的,但是变元到底表示其中哪一个,则是不确定的。如果一变元表示某类事物里的任一个,那么此类事物就是这变元的变程。变元的变程里的任一分子都可以作为变元的值。变元必须在它的变程里取值。变元在其产生的初期,主要用于表示数学中的方程和函数。如x2+bx+c=0,x2=y等。在逻辑科学中,变元是各种命题形式中用以表示某种具体思想的符号。是命题形式中的可变部分,即可用以表示任一具体思想内容的部分。包括词项变元(即概念变元)和命题变元。如在“一切S是P”、“a=b”、“如果p则q”等命题形式中,“S”、“P”、“a”、“b”及“p”、“q”等符号所表示的具体内容都是可以变换的,都可以用任何一个词项(在简单命题中)或任何一个命题(在复合命题中)去代换它们,因而,它们就分别是上述各个命题形式中的变元。在逻辑学中,一般常用S、P代表性质命题的主项与谓项;用a、b、c或x、y等符号代表关系命题里的关系项;用p、q、r等符号代表复合命题的支命题。变元在人类思维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作为同异的标志。如在命题逻辑的公式((p→q)∧p)→q中,p和q都是变元。就p而言,第一个p和第二个p是相同的变元。它们的值虽不确定,但是它们代表同一命题,如果用值代入,就必须用相同的值。可以说相同的变元,标示着相同的对象。而p和q,一般来说,它们代表不同的命题。如果用值代入,一般地取不同的值。这是说,不同的变元,标志着对象的区别。但是,变元不同时,变程还是可以相同的,因此对不同的变元p、q,有时可用相同的值替代。(2)表示形式结构。形式结构是逻辑学对个体、命题、推理等所作的抽象。命题的形式结构并不是一个具体命题,它只是一个框架。在形式结构里都有不完全确定的部分,都有空位。例如,析取命题是由两个命题和联结词“或”组成,析取命题的形式就有两个空位,它大致是“——或——”。引入命题变元,析取命题形式可以写成“p或q”。它能精确地表示析取命题的特征,并且简单明了,有助于思维过程中对其正确使用。现代逻辑大量使用变元,使命题和推理形式更为简明、精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