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 reflection 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大脑形成映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模写。认识论的基本概念。“反映”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反映,指概括了物质普遍存在的反映特性。狭义的反映指人类反映事物的特性。反映是一切物质存在的普遍特性。列宁认为,若说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这是不正确的,但“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列宁全集》第18卷第90页)。物质世界经历着从低级运动形式向高级运动形式的发展,物质的反映特性也经历着从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在客观世界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反映者那里,反映的内容、性质、水平、能力和形式都不一样,它取决于作用物质的性质,更取决于进行反映物体的性质。生物界的初级反映形式——刺激感应性,包含着感觉的萌芽。这种反映形式主要表现于低等的动物和整个的植物界,它们没有神经系统,只能对直接作用于它们的事物产生刺激感应。刺激感应已不同于单纯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生物有机体用刺激感应性这种反映形式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保持平衡,以求机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动物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专门的反映组织即神经系统。动物的神经系统越完善,它的反映水平就越高。动物的反映形式大体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的萌芽这三个阶段。灵长类动物(如猿猴),已具有初步的一定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能反映事物之间的某些外部联系。但动物的这些反映形式还不是自觉的,而是一种生物本能行为。人类的反映形式即思维和意识,是反映形式发展的最高阶段。人具有高级神经系统和最复杂最完善的大脑组织。人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深入事物内部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人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现代科学中“信息”概念的出现,丰富了反映概念。人对客观实在的反映,是主客观的沟通过程,需要中介或媒介,它就是现代科学成果所表明的信息。信息的发射与接收是反映过程的第一步。人对外界事物反映的全过程,包括信息输入、存储、校正和选择,以及各种信息的合成。但反映与信息不能等同。反映的内容只有能带来新的确定性时才是信息。信息则是反映的一个方面,其存在的范围小于反映。意识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是人脑对外界事物高级反映形式。“反映”范畴在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唯心主义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