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化学哲学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化学哲学 philosophy of chemistry 自然科学哲学分支之一。研究化学中的哲学问题的一门学科。介于哲学与化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自古以来,化学与哲学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哲学家曾把金木水火土等五种元素作为世界的本原,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是万物产生的依据。在希腊哲学家认为水火气土四种元素构成了万物,就像四种颜色能描绘世界一样。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作为炼金术理论依据的原性说,认为干冷渴热四种性质的相互结合产生土气水火四元素。在这一时期,化学尚未独立,化学哲学的思想已开始萌芽。1661年,波义耳在《怀疑派化学家》一书中提出了科学的元素概念,指出元素不是性质,而是不能分解的物质,使化学确立为科学。化学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氧化说、原子论、分子论、元素周期律、有机化学的结构等学说。19世纪中叶,化学理论开始由经验科学向理论科学转变,恩格斯从哲学高度总结了化学的研究内容与特点,指出化学是研究物体由于量的构成的变化而发生的质变的科学,其特点是以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进行理论思维,并对炼金术、燃素说、原子论、氧化说、元素周期律等化学理论作了科学的评价。现代化学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人类对化学认识的发展规律。包括古代朴素化学观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炼金术这一化学原始形态产生的根源及功过;化学发展中的各种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这些理论在人类认识物质过程中的作用等。(2)化学运动中的辩证规律。包括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化学反应中能量转换和反应物质的组成、结构、状态之间的客观规律,化学反应中的可逆与不可逆、氧化与还原,化学反应的内在原因及其与外界条件之间的关系,化学运动中静态与动态、内因与外因的关系,量变与质变、渐变与突变的表现形式和相互关系,以及化学运动与物理运动、生物运动等基本形式之间的关系。(3)化学概念、范畴、定律、理论的哲学含义。如元素、原子概念的形成及其在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中的作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哲学意义,可逆反应、动态平衡的哲学解释,定比定律、倍比定律、元素周期律、共振论等化学理论的哲学解释。现代化学的发展给化学哲学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有:(1)物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研究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化合物结构与化合物性质、空间定位结构与性质、旋光结构与性质、官能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等等。(2)决定论与几率论、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如量子化学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按一定能级分布,某一电子轨道是以几率波的方式分布于全空间。化学哲学在下列问题上有不同看法:(1)化学研究的对象问题。有三种观点:认为化学是研究一般的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并不局限于研究某一种具体物质;认为化学是为了研究分子而研究原子的;认为化学是研究旧物质的破坏、新物质的生成及其规律的。(2)化学与物理学的关系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化学运动与物理运动的形式不同,它有自己的固有特性。(3)化学运动的基本矛盾问题。一种看法认为,化学运动的基本矛盾是指原子之间的或一切实物之间的化合和分解;另一种看法认为,化合和分解是化学运动的现象或表现形式,不是化学运动的原因和本质,化学运动的基本矛盾是电磁的吸引和排斥的对立统一。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