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劳动 communist labour 自觉为社会进行的不计报酬的劳动。“是按照为公共利益劳动的习惯、按照必须为公共利益劳动的自觉要求(这已成为习惯)来进行的劳动,这种劳动是健康的身体的需要”(《列宁全集》第38卷第343页)。劳动是人类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发生异化,成为人们维持生活的手段。共产主义劳动则不然,每个人都尽自己的能力,充分使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为造福社会而劳动,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共产主义劳动将克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传统分工的差别,成为真正的创造活动,成为人的生活的最本质、最重要的体现,使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施展,从而变成一种享受。其形成的基本途径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达到最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克服旧式的劳动社会分工,培养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共产主义劳动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完全而全面地实现。在社会主义时期,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但是已经出现共产主义劳动的幼芽和趋势。主要表现为:把劳动看成最重要的社会义务和道德义务,劳动者关心全民的利益,劳动中的集体主义和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劳动中的首创精神和创造精神,以及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列宁曾经把十月革命后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看作是“一种比战胜了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更高的东西”,是“真正在实现某种共产主义的东西,不只是社会主义的东西”(《列宁全集》第38卷第40页)。提倡和发扬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时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人们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的极大提高,随着社会主义逐渐转变为共产主义,为公共利益而不计报酬的劳动将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