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验唯心主义 德 transzendentale Idealismus 德国谢林继自己的自然哲学之后提出的另一种哲学体系。试图从精神出发,论证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认为在主观精神的活动过程中,既是主观的发展,也是客观的发展;主体在逐渐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也认识客体,并认识客体与主体、客观与主观原是一致的。这种理论描述绝对的自我意识自己的过程,认为先是感觉,是主体被动认识的阶段,没有发现客体,后经过理智直观才发现客体,最后达到反思,认识自己。这种理论的实践阶段描写道德、国家与历史的过程,认为自我意识到它自身的意志,就是自我决定的要求。这种要求即绝对命令的道德律。要达到作为道德目的的自我决定就要以法权与国家为条件,国家为许多人协调地实现自由所必需。社会发展过程即历史。绝对的历史是绝对的不断启示。绝对是无限的,因而历史也是无限的。历史是自由与必然的统一。他的先验唯心主义以美学为顶点,认为理智直观以直接经验表现出来时就变成了美感直观,人们通过艺术作品就可以窥测到绝对的活动。艺术创作则是自由的表现,它是自由的绝对。绝对是无限的,但艺术则是无限绝对表现于有限之中。绝对是实在的东西与理想的东西的统一,艺术则以具体形象表现出这种统一。美是通过具体的直观而达到的,美的直观就是这种具体直观。它的这种发展过程是辩证的过程,其辩证法思想强调斗争由对立双方所构成,对立双方相互矛盾、相互抵消、相互消灭,达到同一性;但这并没有取消矛盾,在同一之后又会产生新的矛盾。这种观点指出矛盾是发展的动力,对立与同一周而复始,无穷发展。谢林的这种辩证法思想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有积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