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启 1859—1914 近代学者。字迪之,号沃生。广东南海人。早年毕业于香港中央书院(后改名为皇仁书院),清同治十一年(1872)赴英就读于帕尔玛学校,光绪元年(1875)进阿伯丁大学学医,光绪五年又入林肯法律学院。光绪八年回香港。光绪十六年任香港立法局华人议员。光绪二十一年参与孙中山筹划的广州起义活动,起草对外宣言。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起,在港督授意下,曾建议兴中会与两广总督李鸿章“合作”,据两广“独立”。政治上认为洋务派的“自强新政”是“不揣其本,而齐其末”,“非惟无益而有伤”(《新政真诠·曾论书后》)。反对洋务派对近代企业的垄断,要求发展私人资本主义。主张办企业“独任商民,勿加官督二字。……商之必可以办,官之必不可督”(《新政始基》)。要求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制度,认为议会“使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也。长治久安,必基于此”(《新政论议》)。著作多用英文写成,由其友胡礼垣译为中文,后汇编为《新政真诠》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