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 Nāgārjuna约2、3世纪 印度大乘佛教中观理论的奠基人。据传生于南印度毗达婆国(今比拉尔),属婆罗门种族。幼年博闻强记,精通五明。后归依佛教,先学小乘经典,又入雪山学大乘经。学成后周游五印度,与外道辩论,所向披靡。其后又接触到深奥的“方等”经典,从此确立并系统阐述了中观理论,得到南印度憍萨罗国引正王的礼遇。晚年居住在吉祥山(一说黑峰山),并传在政治斗争中被迫自杀。他进一步发挥了《般若经》“空”的思想,认为一切因缘所生的事物均无自性,亦即为“空”,这是一种不可描述的实存,是诸法的实相。他用真俗二谛来解释诸法实相与宇宙万有的关系,并用“中道”将两者统一起来。在解脱论方面,主张涅槃即等于世间,反对脱离世间另证涅槃,并提倡永远住世普度众生的“无住涅槃”。著述甚丰,有“千部论主”之称。以他的名字传承的汉译典籍有二十余部,藏译典籍一百余部。主要有《中论》、《十二门论》、《七十空性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娑论》、《因缘心论颂》、《因缘心论释》、《菩提资粮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