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 中国美学史用语。原用于人物品藻,指人的风采神韵。《晋书·裴楷传》:“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后指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气韵。韩愈:“遗我行旅诗,轩轩有风神。”(《酬裴十六功曹巡府驿途中见寄》)孙过庭在论书法美的创造过程和审美功能时,提出书家情感应符合书写内容,并用不同书体表现不同情感,“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书谱》)强调了“风神”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性。张怀瓘进一步指出书法作品应“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议书》)。南宋姜夔并具体论述了达到这一标准的条件,“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纸笔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续书谱·风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