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类别 哲学
释义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中国思想界围绕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这三种社会势力的相互关系及农村经济性质而展开的一场论战。20世纪30年代发生。争论的中心是:当时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这场争论与共产国际内、中国共产党内关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的争论以及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道路的争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主要交锋者有以王学文等为代表的“新思潮派”(因其文章发表在《新思潮》杂志而得名)和以严灵峰、任曙等人为代表的“动力派”(因其文章发表在《动力》杂志而得名)。1930年5月《新思潮》杂志《中国经济研究专号》发表潘东周《中国经济的性质》、王学文《中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其发展及其将来》等文,指出:“中国经济实在是帝国主义侵略下的一个半殖民地的封建的经济。”(《中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其发展及其将来》)“只有在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及肃清中国封建势力以后,才能使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的性质》)潘、王的文章发表后,遭到了以托派分子严灵峰、任曙为主要代表的一些人的反对和攻击,认为“中国毫无疑义的是资本主义关系占领导地位”(严灵峰《中国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封建制度的经济》)。“中国的土地问题主要的已不是封建关系而是资本主义关系了”(任曙《中国经济研究绪论》)。断言:“中国目前是资本主义社会。”(严灵峰《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序言》)主张:“追随先进的欧洲以驰驱于打倒资产阶级的战线之上”(任曙《中国经济研究绪论》)。试图以“左”的口号为掩护,取消中国革命运动。其后,刘梦云(即张闻天)发表《中国经济之性质问题的研究》、刘苏华发表《唯物辩证法与严灵峰》,批驳严、任的托派观点。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使中国变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使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变成它的附庸,为了这一点,他们不但不愿意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而且尽量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刘梦云《中国经济之性质问题的研究》)。文章还具体分析了在中国乡村中,封建的剥削仍占统治地位,它严重地束缚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他们还揭露了严、任等用“是—是,否—否”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来代替和否定唯物辩证法对中国现实社会的分析。参加论战的还有代表国民党的陶希圣和公孙愈之(即顾孟余)等人。通过论战,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一观点,逐渐扩大影响,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7 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