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霍克海默尔
类别 哲学
释义 霍克海默尔     Max Horkheimer1895—1973

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之一。曾在慕尼黑、弗赖堡、法兰克福等大学研究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以《关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的论文获哲学博士。后一直在法兰克福大学执教。1923年参加创办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1930年任所长,创办《社会研究杂志》,将该所的研究方向从研究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改为研究社会哲学。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将研究所迁到日内瓦、巴黎,后迁至美国。流亡美国期间任美国社会研究所所长、美国犹太人委员会首席研究顾问。1950年回联邦德国,重建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任所长,后任法兰克福大学校长。1959年退休。提出“批判理论”,反对“传统理论”,旨在推翻现存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否定理论,要求把“社会哲学”摆在研究的中心地位,要求“对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的人们的命运,作出哲学上的解释”。它是“从主体的不同中,而不是从客体的不同中产生的”,其对象是“整个人类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认为任何崇拜“客观物质世界”的哲学主张都是“机械论”。提出“启蒙辩证法”的思想,认为那些旨在把人类从恐惧迷信中解放出来和确立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控制的进步思想,由于其自身的辩证法必然走向它的反面,产生一系列对人类有害的社会后果。这一思想后发展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否定辩证法”理论。主张“矛盾地思考矛盾”,强调认识事物只能是“不断否定”。在社会历史观上,认为“批判理论”从普遍的基本概念中演绎出“自己对现实过程的认识,只是因此,这些关系才能作为必然性的关系而表现出来”。政治上揭露资本主义,反对法西斯主义,主张“未来的社会是自由的人们的联合体”。晚年逐渐由激进主义转变到改良主义。在美学方面,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影响较大。认为文化历来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分,但“大众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变为“现代大众文化”,即一种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信息化、商业化、产业化的现代文化形态,其主要特征就不是大众化通俗化了。“大众文化”有商品化的趋向,“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这是令人惊奇的现象”;“大众文化”有技术化的趋向,文化的技术化意味着工具理性支配了文化领域;“大众文化”有标准化的趋向,产品单调均一,使人也变得单调乏味,“找不到任何通往他人,甚至通向自我意识的桥梁”;“大众文化”有强迫化的倾向,使人不得不接受文化制作人提供给他的东西,从而剥夺了个人的自由选择,严重地限制了人的思想和想像力。为了强调“现代大众文化”并不是服务于大众的文化,他建议用“文化工业”的概念来取代“大众文化”的概念。霍克海默尔全盘否定“大众文化”是错误的,但他对当代社会中文化价值危机的深刻反思却是值得重视的。主要著作有《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1933)、《唯物主义和道德》(1933)、《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1937)、《启蒙的辩证法》(1947,与阿多诺合著)、《批判的理论》(1968)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5: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