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感 sense of the ugly 审美感受之一。人对丑所产生的否定性的感觉、感受和评价。与“美感”相对。丑感具有直觉性,现实中畸形、怪异、片面的事物和现象,刺激人的感官,同人的生理机制、心理结构相背反,便引起生理上的痛感,心理上的逆受、压抑、不快。丑感又有理智性,当人对丑的内容、形式进行理智分析,意识到它对人无价值,甚至有害时,便产生否定、厌恶、嫌弃的感受和克服它的意志行为。丑感受客观事物丑的制约,又有明显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对丑有不同的感受,表现出量和质的差异性。由于对象中常常美丑交错,相互转化,所以丑感也常与美感交织,并向对立方面转换。艺术表现丑时,形象丑的内容、形式使人反感,产生丑感,但艺术家对丑加以典型化,揭示丑的本质,体现了审美的理想,又使人对这种艺术形象产生美感,并激励人去克服丑、创造美。浪漫主义运动时期,丑感引起美学家的重视。雨果、波特莱尔等都提倡文学艺术描写丑。现代西方美学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把人还原为动物,发现了人身上的丑陋、卑贱的方面,把丑感当成审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提倡歌颂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