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 1574—1624 明文学家,竟陵派代表人物之一。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进士,官至福建提学佥事。论诗崇尚“性灵”,认为诗歌创作应抒写心中真切的感受,反对模拟古人,墨守陈规。“夫诗道性情者也,发而为言,言其心之所不能不有,非谓其事之所不可无而必欲有言也。”(《涪郎草序》)但仍提倡“求古人真诗”,通过习古表现古人的精神。推崇诗歌淡远深隽的意象韵致和深幽孤峭的艺术风格,认为“诗,清物也”。主张“其体好逸”,“其地喜净”,“其境取幽”,“其味宜淡”,“其游止贵旷”(《简远堂近诗序》)。强调诗歌创作触景生情,表现幽独的感遇,刹那的灵机,重视诗歌移情契心的审美功能,但排斥热烈刚健的艺术风格,忽视诗歌的现实性和社会作用。有《隐秀轩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