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哲学的精神》 The Spirit of Modern Philosophy 美国罗伊斯著。1892年出版。该书原是以“近代代表性思想家及其问题”为题所作的一系列演讲,后认为近代哲学精神在于无限与有限的统一,神与人的统一,改为现名。全书共13讲。第一部分前9讲讨论从17世纪以来的哲学家与其问题。作者将近代哲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伽利略到斯宾诺莎,称为自然主义与理性主义阶段。他特别注意斯宾诺莎的哲学,认为斯宾诺莎的必然与自由统一的思想达到了知道自己,知道规律性与知道客观事物的程度。必然规律的认识使人的精神趋于平静。这是近代哲学精神的起源。第二阶段从洛克到康德,是对内心生活进行研究阶段。第三阶段从康德到现代哲学,是人的内心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问题。第二部分的4讲,称为学说的启示。论述:(1)自然与演化,说明外在世界与其矛盾;(2)实在论与唯心论,论述内在世界与其意义;(3)自然规律与自由,论述描写的世界与体验的世界;(4)乐观世界、悲观世界与道德世界。认为好坏本是相对的,没有好便没有坏,没有坏也没有好,好就在于征服坏、克服坏。好坏本在整体之中,从整体从客观的秩序来看就没有好坏的区别。这种道德观点又回到他所注重的斯宾诺莎的哲学上。第三部分大体上是作者的观点,与新黑格尔主义相接近,但也受到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中译本由樊星南译,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