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车尔尼雪夫斯基
类别 哲学
释义 车尔尼雪夫斯基     Николай Гаврилович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1828—1889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文艺评论家和作家。彼得堡大学毕业。自1855年起在《现代人》杂志担任实际领导人,直至1862年被捕时为止。在废除农奴制已经势在必行时期,代表农民利益提出了农民连带土地解放,不交赎金,以农民革命“自下而上”地进行改革的革命民主主义主张。在《现代人》上发表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哲学著作和政论文章,抨击沙皇“农民改革”法令的欺骗性和掠夺性;揭露自由主义代表卡韦林、契切林对改革的叛卖行为;批判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神秘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方法、二元论、不可知论等的理论。1859年他亲赴伦敦帮助赫尔岑摆脱对沙皇的幻想;写了《致地主农民书》,号召全体农民积极准备武装起义并要他们团结士兵一起行动。1862年被捕。在监禁两年多后,又对他进行了“市民处决”(一种剥夺公民权的凌辱性假死刑),然后流放西伯利亚。1889年才回到故乡萨拉托夫,不久即逝世。在哲学上,唯物主义地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依据自然科学成就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还努力揭示自然、认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性质。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作为理论武器,论证革命改造现实、消灭专制制度、农奴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性。指出“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是具体的”,认为在现实之中一切都取决于环境、空间和时间因素。表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并指出政治、哲学理论都具有党性。在社会历史观上,认为物质利益在社会、历史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必要手段。他的哲学思想比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哲学家更接近辩证唯物主义,但他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并未有机地结合起来,也不了解思维和感觉有质的不同,而把思维归结为感觉的组合。在社会历史观上,人本主义、人性论的影响,明显地表现在他建立在“利己主义”原则上的伦理观和关于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上。在美学上,唯物主义地探讨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认为现实生活赋予艺术以客观内容,而艺术则是现实生活的再现。针对当时在俄国流行的把美看作“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唯心主义理论,提出“美是生活”的命题。强调生活是美的本质,指出人的审美标准对生活条件、阶级地位的依赖关系。他号召先进人士为人类美好、健康的生活而斗争,要求作家、艺术家使自己的作品成为“生活的教科书”。在狱中写的长篇小说《怎么办?》是其美学理论的体现。书中所塑造的新人形象,对培养革命家起过巨大影响。主要著作有《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1855)、《果戈理时期俄国文学概观》(1855—1856)、《对反对公社所有制的哲学偏见的批判》(1858)、《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1860)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4 9: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