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自然通史和天体论》 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oder Versuch von der Verfassung und dem mechanischen Ursprunge des ganzen W 全名为《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或根据牛顿定理试论整个宇宙的结构及其力学起源》。德国康德著。1755年出版。该书是康德前批判时期著作,提出天体发展的“星云学说”,认为太初之时,物质粒子散布于太阳系的宽广空间之中,这些物质粒子的密度不同,因而产生了引力与斥力,粒子结合的密度越高,则引力越大,在引力与斥力达到最小状态时,引力的中心就形成星球。由于旋转物质相互摩擦以及新粒子从外面不断流入,中央球体就变热,成为太阳,而原来的圆盘状结构就是太阳系。其他行星也是按照同样方式形成。该书的哲学意义表现于打破了当时占主要地位的形而上学观点,否定了宇宙由上帝第一次推动而运行的外因论,坚持宇宙自己运行的内因论,坚持以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宇宙的形成与发展。中译本由本书翻译小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以《宇宙发展史概论》书名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