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解 冯友兰用语。指人对周围环境、人生意义的自觉和了解。“觉是自觉,解是了解”(《新原人·觉解》)。称觉解“是人生最重要底性质”,人与禽兽所异“是在有觉解与否”,人因有觉解才“在宇宙间得有特殊底地位”,进而断定:人是“有较高程度底觉解底东西”,人生是“有较高程度底觉解底生活”(同上)。认为了解是“必依概念”的一种活动,自觉则是“明觉底心理状态”,故觉解是专就“知觉灵明”说的,是“人的心的特异之处”(《新原人·心性》)。又认为人生意义“生于觉解”,人的“觉解有高低之分”,人生意义“亦有多寡之别”。故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不同,宇宙人生对人也具有不同的意义,此“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因人的觉解程度由低到高,顺次构成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又强调觉解以追求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为目标,但又不脱离日用人伦。提出:“觉解之而又能完全遵行之,则为圣人”,认为“圣人有最高底觉解,而其所行之事,则即是日常的事。此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认为这样的“圣人”在社会中,无论处什么地位,都以为“无关重轻底”,从而进入一种“同于大全”、“体与物冥”的境界。和儒家的“穷理尽性以至命”、佛家的“由迷入悟”而达精神超脱无本质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