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概念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概念 concept 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在理性认识阶段的产物,是理性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起初只是接触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形成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制作,即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逐步揭示出对象的特有属性,特别是本质属性,产生认识过程中的飞跃,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形成概念。借助概念这种形式,人们就可以通过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特别是本质属性,把所认识的事物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并逐步把握该事物的本质。认识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概念对事物的反映和概括也会越来越精确、越深刻。人们在实践中最初对事物的感性经验进行初步概括而形成的概念,往往只反映事物的派生的特有属性,这样的概念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思维中起着区别事物的作用;而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人们基于概括事物决定性的特有属性、即本质属性而形成的概念,则是科学的概念。由于事物的特有属性是使一类事物同其他类事物区别开来的属性,它是为一类事物所共有、而为其他类事物所不具有的,因此作为反映事物(包括一切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的概念必然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点。概念和语词有密切的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内容(意义、涵义),概念的产生、存在及表达都必须借助和依赖于语词,不依赖于语词的赤裸裸的概念是不可能产生、存在和得到表达的。概念这一术语最早是由斯多亚学派所使用的。按斯多亚学派的看法,记号、涵义和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记号就是声音,它和事物都是物体;只有“涵义”是非物质的,它是由声音所表示,并与对象相一致而存在于我们思想中的东西。显然,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概念。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虽然尚未使用“概念”这一术语,但是他在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言辞”、“命题的名词”等等的论述中,已包含了许多关于概念的论述。概念在中国古代称为“名”。《墨经·小取》中“以名举实”,《荀子·正名》中“名定而实辨”、“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等都是有关概念的论述。现代逻辑关于集合和集合的运算,是对概念外延问题深入探讨的成果,它用形式化的方法总结并揭示了其中的一些重要规律。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事物和属性是不可分的,概念在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同时,也就反映着具有这些本质属性的事物。这两个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明确概念,就是明确它的内涵和外延。传统逻辑不考虑空类,它研究的是实概念,因而认为任何概念都是有内涵、外延的。现代逻辑除研究实类外,还研究空类和全类,因而认为除实概念外,还有一种虚概念,并且认为虚概念有内涵但没有外延,或说外延为零。概念是组成判断、从而组成推理与论证的基本要素。人们必须具有关于某事物的概念,才能作出关于某事物的判断、推理与论证。概念又是思维成果的结晶,人们通过判断、推理与论证所获得的新知识,又凝结在概念之中,使已经形成的概念完善化、精确化,并形成新的概念。因而关于概念的实质、逻辑职能等问题一向是逻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任何真实的概念,特别是科学概念,由于它们是现实事物和过程的反映,因而它们也和它们所概括的事物与过程一样,既具有确定性(相对静止的一面),也具有灵活性(绝对运动的一面)。概念是确定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法来研究概念。形式逻辑研究概念的确定性,它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只从思维的形式结构方面来研究概念,如研究概念的种类以及概念在外延间的相互关系等等。辩证逻辑则在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的基础上侧重研究概念的灵活性,并从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上研究概念。形式逻辑把概念当作既成的、现成的思维形式来加以研究,它不研究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而辩证逻辑则要结合客观事物的辩证法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来研究概念的产生、发展和转化的辩证运动。形式逻辑把概念作为一种抽象同一的思维形式来研究,辩证逻辑则把概念视为具体同一的思维形式来研究,并研究概念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发展过程,把具体概念作为辩证思维的基本形式和辩证逻辑概念论的主要内容。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对概念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概念理论,两者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它们不能互相取代,而是在思维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地同时发挥着作用。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