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要素主义教育哲学
类别 哲学
释义 要素主义教育哲学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essentialism

强调教育中文化共同要素重要性的教育哲学理论。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代表有美国巴格莱和德米亚西克维奇(Michael Demiachkevich)。在永恒主义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对立中,它采取折衷主义的观点,认为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错误在于其实用性,否定了文化中的共同要素,造成知识质量下降;而永恒主义则过分强调理性的基础与智育第一,把人类的知识宝库看成空洞的人性的产物。认为应当把教材区分为要素的与非要素的,采用前者而抛弃后者。认为教育中有些是文化的共同要素,它是保持教育的基础性与系统性所必需的。学生应完整掌握人类文化传统中的重要观念、意义、知识、理想。教育应当有系统性,不应片面强调学生的兴趣与自由。主张传统的心智训练的教学法,认为这些是种族经验与社会遗产的累积,它比个人的经验更为重要。学生应当认识这些种族经验与社会遗产,但这不是通过学生个人的兴趣与自由所能达到,只有通过教师的指导才有可能达到,因而强调教师是学生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引导者。但重视天才教育,认为在儿童身上本来就蕴藏有智力和道德的力量,把它发挥出来就是民主社会的力量。要素主义教育哲学在50—60年代在美国很受欢迎,为当时进行教育改革的主要理论指导。以后则失去了优势地位。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8 9: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