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 1829—1897 日本明治初期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名时懋、明治维新后更名为周。津和野(今岛根县)人。早年学习儒学,后研习荻生徂徕的学问。1857年任“蕃书调所”助教。1862年受幕府派遣留学荷兰。1865年归国,任“开成所”教授。明治维新后在新政府任职,并参与创建学术团体“明六社”,积极传播西方哲学,被称为日本近代学问开拓者。其哲学观点主要来自孔德的实证主义。他根据孔德的科学分类法,把哲学分为论理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妙学和宗教学等。其哲学以来自中国儒家的“理”为主,但用孔德和J.S.穆勒的方法批判儒家的虚理,将其改造成为实理。认识论上认为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是人们认识的来源,认识不过是外界物质的反映。在伦理思想上,则受穆勒功利主义影响,提出独特的“人生三宝说”,认为健康、知识、富有三者乃人生三宝,追求此三宝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道德之大本。人们应该尊重三宝,驱除三祸鬼(疾病、愚痴、贫乏),防止三恶魔(囚贼、诈伪、窃盗),在追求三宝过程中带动他人也实现三宝。这种功利主义伦理观同封建社会“兴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针锋相对,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伦理基础。主要著作有《百一新论》、《百学连环》、《人世三宝说》、《致知启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