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说 expression theory of art 西方艺术起源理论之一。主张艺术起源于人的内在情感。德国赫尔德认为,一切美都是“表现性的”,有的形式对观照者只有作为内在生命的表现时才是美的。显露出表现说的端倪。最早正式提出表现说的是法国维隆(Eugene Véron, 1825—1889),他在《美学》(1873)中把艺术界定为情感的表现,认为艺术的价值全在于它表现情感的范围的广度和深度,这是艺术与科学的主要区别。俄国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现代表现主义美学、符号论美学主张艺术的本质、特征、功能是表现艺术家的情感或艺术家所意识到的人类情感,艺术是种“情感符号”,艺术创作是“使情成体”。在中国美学史上,《尚书·尧典》把艺术的本质概括为:“诗言志。”诗是表现精神、情感、意志的。《毛诗序》进一步提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以后的“缘情”说,“为情而造文”说,“性灵”说,“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说等都主张艺术表现个人胸臆情志。表现说开拓了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对探讨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扩大艺术表现领域和审美功能、寻求新的表现手段有积极作用。表现主义美学和表现说有更直接的继承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