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行先知后
类别 哲学
释义 行先知后    

中国哲学史关于知行关系的一种理论。明王廷相已提出“行得一事即知一事”、“必亲至越而后知越之故”(《与薛君采》二)的见解。明清之际王夫之在批评宋明理学“知先行后”学说时,明确提出“行先知后”、“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唯物主义知行学说。王夫之认为,人的认识是从力行中来的,“力行而后知之真”。他把“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古老命题和孔子“先难后获”的思想相结合,得出“知非先,行非后,行有余力而求知”的结论。还用弈棋、饮食、行路等大量的日常生活经验事实,说明“盖天下之事,固因豫立,而亦无先知完了才去行之理”(《读四书大全说》卷一),强调行在认识中的作用。清颜元更突出了行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把王守仁的“不行只是不知”,改成“不知只是不行”,还把《大学》中的“格物”释为“手格猛兽之格”、“犯手(动手)捶打搓弄之义”,强调一切知识都来源于习行、实践。近代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学说,强调行以致知,也用“不知亦能行”证明行之易,断言“人类之进步,皆发轫于不知而行者也”,认为一切知识都是后起的,是在“行其不知以致其所知”中逐步得来的。实际上是对行先知后说的发挥。毛泽东在其所著《实践论》中,肯定了“行先知后”论中的合理因素。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5 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