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行为主义心理学
类别 哲学
释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     behavioristic psychology

以研究行为为中心的心理学流派之一。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40年代后逐渐衰落。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沃森。俄国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已经提出条件反射的观点,给行为主义的产生以重要的启发。1913年沃森在《行为主义者看待的心理学》一文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行为主义的观点。他的《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1914)、《心理学——从行为主义者的立场来看》(1919)、《行为主义》(1925)等著作,对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其主要观点为: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客观行为的自然科学,心理及行为的研究应该用客观的及实验的方法来观察,而不应该像过去的心理学那样用内省法或以心灵主义为中心作心理和感觉描述。它以行为代替传统心理学的对象——心理和意识等,认为行为是对内在和外在刺激的反应,从而导出刺激-反应(S -R)的基本行为公式。行为主义心理学把行为的所有方面,包括情绪、情感、思想等,都按照客观的刺激-反应术语建立起自己的体系。它认为本能及任何遗传的能力和气质,都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条件反应,强调学习对于行为的重要性。认为情绪是身体对特定刺激的反应,思维也是行为,是一种内隐的语言运动。行为主义的这种观点与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有密切关系,并影响了许多哲学家对认识和意识的观点。沃森的继承者有斯金纳,他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并用以解释学习过程,认为习惯和反应的强化是学习的主要手段,特别是语言学习的主要手段。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语言理论为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所反对,认为行为主义长于实验技术,但不能说明学习过程。认为不应注重于语言习惯,而应研究语言能力,刺激-反应理论没有说明言语行为的本质,即人如何学会语言。又认为强化是一种神秘的说法。行为主义带有狭隘经验主义性质,乔姆斯基借助于哲学史上的唯理论观点来批评这种观点。行为主义促进了心理科学的客观化。它的客观研究方法至今仍是心理学的主流。但它否定意识、贬低脑的作用、否定遗传因素以及它的机械主义观点使它在许多方面陷于困境。后新行为主义学派兴起。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16: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