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察名号》 《春秋繁露》篇名。对名的起源、作用、分类等作了论述。认为名号是为“效天地”、“达天意”而产生的,“謞而效天地者谓之号,鸣而施命者谓之名”。“名号异声而同本,皆鸣号而达天意者也”。以是否符合天意,作为名号正与不正的标准。“名号之正,取之天地”,“名各顺于天”。强调“治天下之端……在深察名号”;“是非之正……取之名号”。区分了“号”和“散名”两种不同类型的概念,“号其大全”,“名其别离分散”;“号凡而略”,“独举其大也”,“名详而目”,“遍辨其事也”;“名众于号”。认为“号”是外延较大、内涵较小的概念,“散名”是外延较小而内涵较多的概念。“号莫不有散名”,散名从属于号。所论对以后影响颇大,汉以后相当一段时期,学者普遍使用“名”、“号”概念析理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