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地址的信》 Письмо без адреса 俄国普列汉诺夫著。写于1899—1900年。作者把美学科学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力图确定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对现实的关系。提出“艺术开始于一个人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他在四周的现实的影响下所体验过的感情和思想,并且给予他们以一定的形象的表现”。“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在艺术的起源问题上,对生物学的艺术起源论以及艺术产生于游戏需要的理论进行批判,以大量的事实证明艺术由于人的劳动活动而产生,各种艺术以特有的形式所反映的归根到底是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生活过程。指出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认为“形式应当同内容相一致”,这是艺术创作的根本规律和美学的客观尺度。该书也有某些不确切的表述。最早的中译本在30年代由鲁迅从日译本转译,名《艺术论》。后有曹葆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并编入三联书店《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5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