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蒙太奇理论
类别 哲学
释义 蒙太奇理论     theory of Montage

20世纪20—30年代出现在苏联的电影理论。现代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蒙太奇是俄文Монтаж、法文montage的译音。原义是建筑学中的构成或接合,苏联电影导演爱森斯坦(Серг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Эйзенштейн, 1898—1948)首先将其用于说明电影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法,指电影镜头的组合和连接,即泛指影片的剪接术,包括画面与画面、画面与声音、声音与声音的组合等。其内涵随电影艺术的发展不断丰富,最初是作为短镜头组接的技术手段,后发展为远景和特写的交替等。苏联电影导演维尔托夫(Дзига Вертов , 1896—1954)创立“电影眼睛派”理论,认为摄影机比眼睛更能捕捉生活,他主张的蒙太奇手法就是将经选择拍摄的重要瞬间以联想原则加以联结,烘托出电影的情绪力量和宣传作用。库里肖夫(Лев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Кулешов, 1899—1970)受到构成主义的影响,忽略演员的作用,认为单个镜头原则上都是中性的,导演在影片的“蒙太奇”剪接中才会赋予影片以含义和倾向,被称为“库里肖夫效应”。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则大大超越了电影叙事手法的范围,将之提高到美学高度。他在镜头的对列中看到了蒙太奇的隐喻功能,认为蒙太奇是镜头间的冲突和对列。《战舰波将金号》(1925)就是他艺术理论的具体展现,爱森斯坦创造和发展了作为电影诗学的表现蒙太奇。30—40年代,蒙太奇成为好莱坞电影摄制技巧的黄金规范,而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蒙太奇理论被西方认为是电影理论史上的一个里程碑。50年代开始,蒙太奇理论受到了西方电影界的挑战,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André Bazin, 1918—1958)用纪实派理论抨击了蒙太奇手法。但蒙太奇理论对现代电影史的贡献是杰出的,随着电影的发展,蒙太奇理论也日趋完善。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7 14: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