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实践论》
类别 哲学
释义 《实践论》    

毛泽东著。原为1937年所作《辩证法唯物论提纲》中的第2章第11节。1950年12月,全文首次在苏联共产党中央理论刊物《布尔什维克》第23期上译载,同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编入《毛泽东选集》第1卷,《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是为在理论上总结曾在1931—1934年使中国革命遭受极大损失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教训而作。为其哲学代表作之一。因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题《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与《矛盾论》一起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它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第一的观点,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认识的目的等方面,系统阐明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认识发展的辩证途径上,提出认识的“两个飞跃”思想,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的飞跃,强调后一个飞跃更重要。在阐明认识运动的总程序时,提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在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上,强调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自觉的能动性,必须努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从而对中国历史上知行关系的争论和中国革命中教条主义的错误,作出了科学的总结。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8 3: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