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 德 Sein und Zeit;英 Being and Time 又译《在与时间》。德国海德格尔著。最初发表于1927年《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鉴》第8卷。该书的主题是探讨在的意义问题。认为当传统本体论哲学把在当作范畴来看时,实际上已经把在变为在者了。在的问题就被遗忘了。该书运用现象学的方法,把在解说为使在者是其所是的显现过程,并进而把这一过程与人意识到万物的过程联系起来。认为人是在展开自己的生存过程中显现万物的,从对人展开其生存的基本结构的分析中可以探寻在的各种意义,各种在的方式的统一的意义则可以通过时间的特性得到刻画。作者认为,对在的意义的探讨为在者水平上的传统本体论奠定了基础,因而该书也是一部基本本体论的著作。该书是作者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其影响主要在于以生存状态的分析取代了传统本体论在范畴的逻辑推理中构筑先天原理的方法,开辟了西方哲学中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突出了人的问题在哲学中的地位;它从哲学上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心态、境况及面临的问题,被存在主义哲学奉为圭臬。它对于现代西方的释义学、美学、伦理学及教育学等领域也具有重要影响。中译本由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