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 self-consistent egoism 德国施蒂纳为唯我论辩解的学说。他认为人的本质是“我”,我是“唯一者”,我的目的便是实现自我,满足我自己,全部人类历史和现实就是人为个别的、唯一的自我而斗争的历史和现实。个人生活和人类历史的发展可分成三个阶段:(1)儿童阶段。人在这一阶段中是唯实主义的,迷恋于周围的事物,处于自然的影响之下。处于自然统治之下的古代人,相当于这一发展阶段。(2)青年阶段。人在这一阶段中也是唯心主义的,力求洞察事物的底蕴,生活在纯思维的抽象王国里,按照理性的指令行事,落入精神的统治之下。从基督教兴起以来的近代人,相当于这一发展阶段。(3)成人阶段。人在这一阶段中是利己主义的,把自然和精神都处于自己的统治之下,按自我的利益去处理。自发现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后的人类历史,进入这一阶段。他由此得出结论,利己主义和人的发展是一致的。他还把现实世界的人,分为通常理解的利己主义者和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认为前者是一心为己、斤斤计较的自私自利者,后者是为了一个统率的欲望而牺牲其他一切的人,这两种人操心的都是欲望的满足,因而他们的一切所做所为都是利己的,是伟大的利己主义者。并由此得出结论,利己主义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施蒂纳的这个辩解比喻为黑格尔的现象学,指出他的根本错误在于离开了人的物质生活关系而对人的历史进行虚构,把人的各个发展阶段看作个人意识的自我发现,把现实的人的关系中的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绝对地对立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