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 Qur'ān 亦译《可兰经》,中国旧称《天经》、《宝命真经》等。伊斯兰教的基本经典。原意为“诵读”,即供人诵读之天启之意。有五十余种名称,其中以“读本”、“真理”、“智慧”、“训戒”、“启示”、“光”等常为穆斯林学者使用。30卷,114章,6200余节经文;分“麦加章”和“麦地那章”两大部分。被认为是安拉的“启示”或语言,专门“下降”给“封印先知”穆罕默德,并由他于23年(610—632)的传教过程中陆续颁布,由其弟子默记或录记而成。基本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功课,其中强调信仰安拉独一,反对偶像崇拜和信奉多神。主张信仰天园与火狱、死后复活与末日审判后的奖惩,信仰天使与使者,信仰经典与前定,遵守有关洁净的规定以履行礼拜、斋戒、纳课和朝觐等功课。还包括穆斯林应遵循的律法、禁戒与伦理规范;为政教合一的麦地那穆斯林公社确定的有关宗教、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家庭、妇女等方面的制度与主张;与多神教徒、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与“不信者”进行论辩的记述。经文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阿拉伯人对自然界和社会极其简朴的认识和观点:认为宇宙可划分为不同“宫”并被“造在天上”,天体有“七大规道”或七大行星有规律地运行,流星则无规律地运行,四季有规律性的交替,人们需要“历法和数学”知识等,对灵魂、伦理和社会等问题也有相应的论述。其经文内容和字句被正统派神学家和法学家视为神圣,严禁亵渎、删改或曲解。它在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与日常社会生活中具有神圣地位,是日常待人、接物、处世、立命的伦理规范、言行准则和伊斯兰教创制立法的首要根据,也是伊斯兰世界的种种教派学说、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的理论(经典)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