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清叶燮著。分内外篇。每篇又各分上下卷。“内篇标宗旨也”,阐述“数千年诗之正变、盛衰之所以然”;“外篇肆博辨也”,泛论诗歌创作各方面问题。题名《原诗》,旨在推究和论述诗歌创作的一些带根本性质的问题。提出文章者,所以表示“天地万物之情状”。通过分析诗歌史上“正”、“变”、“盛”、“衰”关系,全面论述了艺术发展中相续相禅、相承相成的历史联系。从“在物”与“在我”两面论述作诗之本。将“在物者”概括为“理、事、情”,认为文艺作品正是对“理”、“事”、“情”的真实反映。将“在我者”即艺术家的创造能力概括为“才、胆、识、力”,认为四者交相为济。主张“文”“质”的统一,强调诗人“胸襟”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诗歌的特点在于写出“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经达之情”,诗歌的艺术构思应是“幽渺以为理,想像以为事,惝恍以为情”。反对明七子复古派模拟因袭的诗风,主张“作诗有性情必有面目”。为继《文心雕龙》、《诗品》后有严密完整体系的论诗著作,也是创造性地总结中国古典美学的著作,收入《已畦文集》中,《清诗话》并作一卷,今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原诗》校注后与《一瓢诗话》、《说诗晬语》合为一册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