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 Philosophy of History 英国沃尔什著。1951年出版。为批判的历史哲学奠定基础的著作。提出要区别批判的历史哲学与分析的历史哲学,主张要以批判的历史哲学为历史哲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全书除第一版序言和再版序言之外,分为8章,第1—5章为第一部分,讨论历史思维的性质,提出了批判的历史哲学与思辨的历史哲学之间的区别,论述了历史思维与自然科学的区别。提出了历史的解释性质,认为历史事实的解释有其前提条件,即以人性为解释基础。在论述历史学的真实性和历史事实与历史学的客观性时,作者论述了历史研究中客观性的重要意义,但认为历史的理解与论述又离不开历史学家的主观因素,因此各个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解释并不相同,由此作者提出“配景理论”,即各历史学家由其观察的前提条件有所不同所引起的观察角度不同,因而提出不同的解释。从第6—8章主要考察思辨的历史哲学,分别讨论了康德、赫尔德、黑格尔、孔德的历史哲学观点,也讨论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作者认为马克思提出经济原因是了解历史的根本原因的观点是正确的,又认为汤因比的历史观点的贡献在于使人们知道,历史不仅是用技术加以处理的材料,更是值得加以认识的东西。另有附录两篇,讨论科学历史学的界限和历史中的因果关系。本书出版后,对西方历史哲学研究影响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