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篇》 近代张之洞著。二十四篇。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刊行。为阐述“中体西用”,宣传洋务思想的代表作。内篇九,外篇十五。称“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其要在明“保国、保教、保种为第一义”,以“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强调以中学纲常名教之本,维系世道人心。称“外篇务通,以开风气”,主张先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循序》)。全书以“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为宗旨,主张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基础上,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技艺及某些管理方法。提倡明时势,扩见闻,增才智,立学堂,改课程,广译书,尽地利,修铁路,采用西技西艺,以图富强,认为“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提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反对维新派“开议院,兴民权”的主张,力图以办洋务来抵制和排斥维新变法思潮。断言“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又竭力颂扬清王朝的“深仁泽厚”及“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和宗法制度,故深得清廷赏识,光绪帝曾下旨颁行于各省,“挟朝廷之力以行之,不胫而遍于海内”(见梁启超《自由书》),十日之间,凡三易版本。但亦遭维新派批驳,认为此书“不特无益于时,然而大累于世”(何启、胡礼垣《劝学篇书后》)。先后译成英、法文,易名《中国唯一的希望》出版。有湖北两湖书院、桐庐袁氏等刻本,收入《张文襄公(之洞)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