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R system R 相干命题逻辑中的一个系统。由安德森和贝尔纳普于20世纪60年代建立。它的初始符号中有逻辑联结词→(相干蕴涵)、(否定)和∧(合取),整个系统可用如下公理和推理规则来表述(A、B、C是R中任意的公式): 公理1:A→A, 公理2:(A→B)→((B→C)→(A→C)), 公理3:(A→(A→B))→(A→B), 公理4:A→((A→B)→B), 公理5:(A∧B)→A, 公理6:(A∧B)→B, 公理7:((A→B)∧(A→C))→(A→B∧C), 公理8:A→(A∨B), 公理9:B→(A∨B), 公理10:((A→C)∧(B→C))→((A∨B)→C), 公理11:(A∧(B∨C))→((A∧B)∨C), 公理12:(A→A)→A, 公理13:(A→B)→(B→A), 公理14:A→A。 分离规则:若A和A→B都是定理,则可推知B是定理。 合取规则:若A和B都是定理,则可推知A∧B是定理。 在R中∨(析取)通过和∧来定义:(A∨B)=df(A∧B)。R是经典命题逻辑的一个真子系统,一切蕴涵怪论在R中都可以避免,即不会成为R中的定理。系统R有着多种形式的语义,其中较重要的有卢特雷(R. Routley)和梅尔(R. Meyer)1972年提出的克里普克语义。在语义模型的基础上可证明R具有完全性和可靠性。80年代,尤尔奎哈特(A. Urqiuhart)进一步证明系统R是不可判定的。 |